[發明專利]雙光路形成型投射光學系統、投射前照燈和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1367.0 | 申請日: | 201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668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高光旻;李良紀;崔盛旭;姜得憲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1S41/30 | 分類號: | F21S41/30;F21S41/25;F21S41/63;F21V23/06;F21S41/683;F21W102/13;F21W10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陳鵬;李靜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光路 形成 投射 光學系統 前照燈 車輛 | ||
1.一種雙光路形成型投射光學系統,包括:
反射器,所述反射器允許從光源產生的光形成為反射至向上引導的向上路徑的下部反射光以及反射至向下引導的向下路徑的上部反射光;
棱鏡透鏡,所述棱鏡透鏡允許所述上部反射光發射為棱鏡近光束,在所述棱鏡近光束中所述向下路徑改變為所述向上路徑,并且所述棱鏡透鏡允許通過改變所述上部反射光的入射角而使得所述棱鏡近光束改變為棱鏡遠光束;以及
非球面透鏡,所述非球面透鏡用于通過允許所述棱鏡近光束被添加至所述下部反射光而生成近光束,并且通過允許所述棱鏡遠光束被添加至所述下部反射光而生成遠光束,
其中,所述棱鏡透鏡的旋轉引起所述入射角的改變,
其中,所述棱鏡透鏡的所述入射角與輸出角彼此正交,
其中,所述棱鏡透鏡被細分為:形成所述入射角的光源入射面、形成所述輸出角的光源輸出面、與所述光源輸出面相對的光源反射面、以及與所述光源入射面相對的棱鏡形成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光路形成型投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下部反射光的路徑形成在所述棱鏡近光束的路徑和所述棱鏡遠光束的路徑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光路形成型投射光學系統,其中,通過用于遠光束操作的信號生成所述棱鏡透鏡的旋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光路形成型投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光源入射面正交于所述光源輸出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光路形成型投射光學系統,其中,補償透鏡位于所述非球面透鏡與所述棱鏡透鏡之間,并且其中,所述補償透鏡被配置為補償所述棱鏡近光束和所述棱鏡遠光束中的每一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光路形成型投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補償透鏡在所述非球面透鏡旁邊位于從引導至所述非球面透鏡的所述下部反射光的路徑偏離的位置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光路形成型投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補償透鏡在所述補償透鏡的上部處接收所述棱鏡近光束并且在所述補償透鏡的下部處接收所述棱鏡遠光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光路形成型投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反射器形成為形成用于反射所述下部反射光和所述上部反射光中的每一個的反射面的漏斗狀,并且其中,所述反射面形成為橢圓形狀。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光路形成型投射光學系統,其中,所述反射器與所述非球面透鏡通過投射支架連接,并且所述棱鏡透鏡位于所述投射支架的內部空間中。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雙光路形成型投射光學系統,其中,圍緣與所述投射支架耦接,并且所述圍緣保持所述投射支架與所述非球面透鏡的組裝狀態。
11.一種投射前照燈,包括:
投射光學系統,所述投射光學系統包括:反射器,所述反射器允許從光源產生的光形成為下部反射光和上部反射光;棱鏡透鏡,所述棱鏡透鏡允許所述上部反射光通過改變入射角而改變為棱鏡近光束和棱鏡遠光束;非球面透鏡,所述非球面透鏡用于生成近光束和遠光束,在所述近光束中所述棱鏡近光束被添加至所述下部反射光,在所述遠光束中所述棱鏡遠光束被添加至所述下部反射光;投射支架,用于連接所述反射器與所述非球面透鏡,同時允許所述棱鏡透鏡位于所述投射支架的內部空間中;補償透鏡,位于所述非球面透鏡旁邊以補償所述棱鏡近光束和所述棱鏡遠光束中的每一個;以及圍緣,與所述非球面透鏡所位于的所述投射支架耦接;
燈透鏡,所述燈透鏡用于向前照射從所述投射光學系統發射的所述近光束和所述遠光束中的每一個;以及
燈殼體,所述燈透鏡耦接至所述燈殼體,
其中,所述棱鏡透鏡的旋轉引起所述入射角的改變,
其中,所述棱鏡透鏡的所述入射角與輸出角彼此正交,
其中,所述棱鏡透鏡被細分為:形成所述入射角的光源入射面、形成所述輸出角的光源輸出面、與所述光源輸出面相對的光源反射面、以及與所述光源入射面相對的棱鏡形成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136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