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提示框顯示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138092.5 | 申請日: | 201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27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朱龍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451 | 分類號: | G06F9/451;G06F3/048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 地址: | 51053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示 顯示 方法 裝置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提示框顯示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驟:當當前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屏幕的邊界,并進行跳轉時,以當前偏移量的相反數(shù)作為新的偏移量進行偏移,所述當前偏移量為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相對于目標元素的偏移量;以所述箭頭與矩形框的相交線為對稱軸將偏移后的所述提示框的箭頭翻轉180度,并在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靠近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一距離,所述矩形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遠離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二距離,形成新的提示框;顯示所述新的提示框。本發(fā)明自適應地調整提示框的偏移量和箭頭位置,使提示框與目標元素正常顯示。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信息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提示框顯示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fā)展,終端應用越來越廣泛,比如個人電腦。將鼠標放在目標元素上,例如網頁界面的鏈接按鈕或導航欄上會出現(xiàn)一個懸浮窗口形式的提示框,用于提示目標元素的功能和操作流程等信息。
目前基于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indows呈現(xiàn)基礎)界面技術開發(fā)的含箭頭提示框(Popup),可根據目標元素靈活調整提示框的位置和根據提示框里面的內容自適應地調整提示框大小,提高了設計師和開發(fā)人員的時間成本,正常情況下的提示框與目標元素的顯示界面如圖1所示。
但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提示框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位置,如圖2所示,基于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indows呈現(xiàn)基礎)界面技術開發(fā)的提示框無法超出屏幕,當提示框到達屏幕邊界時,系統(tǒng)會根據提示框的位模式的將提示框朝定相反方向跳轉重新定位,確保提示框不超出屏幕,這樣就會帶來兩個問題:一、當提示框重新定位后,新生成的提示框與目標元素重疊,遮擋目標元素的內容;二、提示框朝定位模式的相反方向跳轉,此時箭頭朝向并未做調整,箭頭沒有指向目標元素,影響顯示。
發(fā)明內容
鑒于上述狀況,有必要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提示框影響目標元素顯示的問題,提供一種提示框顯示方法及裝置。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提示框顯示方法,所述提示框包括箭頭和矩形框,所述方法包括步驟:
判斷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屏幕的邊界,所述對齊方向為所述提示框與目標元素對齊的方向;
當所述當前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并進行跳轉時,以當前偏移量的相反數(shù)作為新的偏移量進行偏移,所述當前偏移量為所述當前提示框在對齊方向上相對于目標元素的偏移量;
以所述箭頭與所述矩形框的相交線為對稱軸將偏移后的所述提示框的箭頭翻轉180度,并在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靠近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一距離,所述矩形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向遠離所述目標元素的方向平移第二距離,形成新的提示框,所述第一距離為所述矩形框在所述對齊方向的長度,所述第二距離為所述箭頭在所述對齊方向的長度;
顯示所述新的提示框。
上述方法,其中,所述顯示所述新的提示框的步驟包括:
判斷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
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未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顯示所述新的提示框;
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恢復所述當前提示框,并剪切所述當前提示框,使所述提示框不超過所述屏幕的邊界。
上述方法,其中,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未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顯示所述新的提示框的步驟包括:
當所述新的提示框在所述對齊方向上未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時,判斷所述新的提示框在垂直所述對齊方向上是否超出所述屏幕的邊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809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