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取代?1,2?噁嗪螺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36377.5 | 申請日: | 201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21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軍;石振艷;張麗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65/02 | 分類號: | C07D26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2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取代 噁嗪螺 環化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制備多取代-1,2-噁嗪螺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屬于有機化合物工藝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多取代-1,2-噁嗪螺環化合物是一類非常重要醫藥化工中間體,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在很多藥物和生物活性分子都具有多取代-1,2-噁嗪的骨架。
合成多取代-1,2-噁嗪類化合物的傳統方法主要是通過烯烴與氯代醛肟的環加成反應來制備。但是此方法中,烯烴底物的適應性不夠廣泛,重金屬的使用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使此方法的應用受到制約。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現有技術的以上缺陷,首次創新地提出了一種綠色環保,簡單高效制備多取代-1,2-噁嗪螺環化合物的新方法,通過使用路易斯堿為催化劑,可以高效地實現反應的轉化。如以上式(I)所示,本發明利用以環己二酮和氯代醛肟為反應原料,以三乙胺為添加堿,以路易斯堿為催化劑,在反應溶劑中進行反應,合成多取代-1,2-噁嗪螺環化合物。
本發明中,R是烷基或芳香基或取代的芳環和雜環、各類側鏈。
本發明中,所述起始原料環己二酮和氯代醛肟的用量比例為1∶1-1∶5。優選地,兩者用量比例為1∶1.5。
本發明中,所述催化劑是六氫吡啶;所述催化劑的用量為原料環己二酮的1-100 mol%。優選地,所述催化劑用量為10 mol%。
本發明中,所述反應溶劑是甲苯、氯仿、四氫呋喃、DMA、1,2-二氯乙烷、THF或乙腈。所述反應溶劑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上,還可以是氯苯、1,4-二氧六環、DMF,DMSO。
本發明中,所述合成反應是在20-80℃溫度下進行。優選地,是在25℃溫度下進行反應。
具體地,本發明合成反應是在反應瓶A中,將環己二酮(底物1,X mmol)和氯代醛肟(底物2,Y mmol)溶解在Z mL反應溶劑中,室溫下,加入三乙胺(V mmol)和四氫吡咯(W mmol)。反應在20-80℃下反應24個小時。用TLC檢測反應進程。反應完畢后,直接加硅膠,旋干柱層析,分離得到目標產物3。
本發明合成反應的優點包括:本發明合成方法所使用的各原料非常簡單,均為工業化商品,簡單易得,來源廣泛,并且性能非常穩定,不需要特殊保存條件。本發明所用的各種催化劑也都是常用的商品化試劑,非常穩定。合成多取代-1,2-噁嗪類化合物的傳統方法一般是使用金屬催化的烯烴與氯代醛肟的環加成反應來實現。但是,由于烯烴底物的適應性不夠廣泛,重金屬的使用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對工業化生產造成很大的限制。本發明以簡單易得的環己二酮和氯代醛肟為反應原料,在路易斯堿作用下,反應得到多取代-1,2-噁嗪螺環化合物。反應操作比較簡單,反應條件溫和,產率較高,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本發明合成的多取代-1,2-噁嗪螺環化合物是很多天然產物和活性藥物分子的核心骨架,本發明創新設計的反應路線為合成這類化合物提供了一個廣泛適用的制備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保護內容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在不背離發明構思的精神和范圍下,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想到的變化和優點都被包括在本發明中,并且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為保護范圍。實施本發明的過程、條件、試劑、實驗方法等,除以下專門提及的內容之外,均為本領域的普遍知識和公知常識,本發明沒有特別限制內容。以下實施例所給出的數據包括具體操作和反應條件及產物。產物純度通過核磁共振鑒定。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大學,未經青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63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