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姜的工業化利用及構建的抗敏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3385.6 | 申請日: | 2016-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757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高合意;雷登鳳;梁欽智;曾颯;唐新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棟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8/92 | 分類號: | A61K8/92;A61K8/34;A61Q19/00;A61Q17/00;A61P31/02;A61P37/08;C11B1/04;C11B1/10;C11B3/00;C11B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鞏克棟;侯桂麗 |
| 地址: | 5108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業化 利用 構建 組合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敏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尤其涉及一種姜的工業化利用及構建的抗敏組合物,所述組合物按質量百分比包括生姜精油0.01?3%和紅沒藥醇0.01?8%。本發明不僅利用生姜制備具有抗炎、抑菌效果的生姜精油,并且提供了一種抗敏組合物,通過調節生姜精油和紅沒藥醇的比例,使得二者協同作用,使組合物具有明顯抗敏效果,成為一種多功能抑制炎癥的抗刺激劑,在化妝品抗敏消炎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不僅如此,本發明還能夠把姜各個部分都加以利用,分離提取出姜多糖、姜精油和姜精油樹脂,可用于日化行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日化產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敏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尤其涉及一種姜的工業化利用及構建的抗敏組合物。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大以及飲食結構的變化,過敏性人群快速增長。據不完全統計,過敏病患已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二,在全球范圍內,自我感覺為過敏性肌膚的人群越來越多,皮膚過敏已經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社會問題,也是學者們研究的熱點問題。
目前天然抗敏添加劑的開發多以單一抗炎途徑實現抗敏功效,雖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肌膚敏感問題,卻無法滿足消費者期望從“皮膚養生”的角度出發、整體綜合改善肌膚敏感狀態的護膚訴求。
生姜為姜科姜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根莖,中醫藥認為姜辛、熱;歸脾、胃、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等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生姜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心衰、抑菌、鎮吐、促進膽汁分泌、保護心肌細胞缺氧缺糖性損傷、抗血小板聚集等藥理活性。姜也是一種深受喜愛、廣泛使用的天然辛香食品調味料,是典型的藥食兩用植物。
CN 101955423 A公開了用超臨界CO2萃取姜油或含姜酚更高的姜油樹脂,但都是一次性提取分離,在一個解析釜或分離釜中得到提取產物,未能充分體現超臨界CO2流體萃取技術可通過簡單地單獨或同時改變超臨界CO2流體的壓力及溫度(萃取或分離),以改變超臨界CO2流體的密度以及影響其中溶質的揮發性,從而影響溶質在超臨界CO2流體中的溶解性,達到選擇性提取分離或富集的技術優勢或特點,該方法提取姜油剩下的廢棄物直接丟棄,既浪費資源也污染環境。
CN 102965197 A公開了一種通過改變萃取釜的壓力和溫度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同時萃取分離生姜中姜精油及富含姜酚的姜油樹脂的方法,但其姜精油中的姜酚含量仍然比較高,姜油樹脂中姜酚的含量也略低,該方法提取后的廢棄物直接丟棄,浪費的同時污染環境。
生姜因其具有抑菌、消炎、抗氧化等特征,被廣泛應用于化妝品領域。現有技術中生姜汁的制備過程中,粗姜油沒有進行分離,而是直接跟姜汁混合后使用,存在以下兩個弊端:(1)容易對皮膚產生刺激,因為姜辣素含量低的情況下,生姜汁是具有舒緩的功效的,但濃度過高是容易對皮膚產生刺激的;(2)會導致浪費,沒有充分利用生姜的各個部分,主要是姜渣,現有技術中提取姜油后都是將姜渣直接丟棄,未被很好的利用,導致生姜資源的大量浪費,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生姜,如何將生姜在化妝品中產業化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抗敏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尤其涉及一種姜的工業化利用及構建的抗敏組合物,本發明利用生姜精油和紅沒藥醇兩種組分,協同作用,起到了顯著的抗炎、抑菌的功效,且本申請中的生姜精油來源于日化行業上經常用到的姜汁的規模生產中,這樣的使用模式將擴大姜汁生產中的精準利用,節約資源,本申請制備方法簡單,投資成本低,適合推廣使用。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抗敏組合物,所述組合物按質量百分比包括生姜精油0.01-3%和紅沒藥醇0.0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棟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棟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338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