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棱鏡拋光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16161.2 | 申請日: | 2016-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251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有良;葉勇越;戴國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光大光學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13/00 | 分類號: | B24B13/00;B24B13/005;B24B13/01;B24B1/00;B24B5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吳婧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中山市火***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棱鏡 拋光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棱鏡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棱鏡拋光設備。
背景技術
非接觸拋光是指工件與拋光工具在拋光時不發生接觸,僅僅使用拋光液沖擊工件表面,非接觸拋光的去除量小,加工棱鏡能夠獲得高面形精度和極低的粗糙度值。現有的非接觸拋光工藝包括離子束拋光、激光拋光、等離子體輔助拋光等,這些非接觸拋光方法目前處于發展階段,存在設備和加工成本高、加工過程中的監測技術和精度控制技術要求高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公開了一種棱鏡拋光設備,解決了現有非接觸拋光技術加工成本高、檢測和精度控制要求高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棱鏡拋光設備,包括機架、連接機架的拋光輪、連接拋光輪且驅動拋光輪轉動的輪驅動裝置、用于噴出磁流變液體的噴嘴、設于機架上的工作臺、設于工作臺上且用于夾緊棱鏡的升降治具和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拋光輪設于升降治具上方,工作臺設有拋光液回收口,拋光液回收口連接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的收集器,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的出口連接噴嘴,噴嘴朝向升降夾具,噴嘴的位置和拋光輪的位置相配合且與升降夾具的位置相配合;拋光輪包括輪本體和伸入輪本體內的磁場發生裝置。
進一步,所述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還包括連接所述收集器的液體冷卻系統和水泵,水泵的入水口連接液體冷卻系統,水泵的出水口連接所述噴嘴。
進一步,所述磁場發生裝置由釹鐵硼或鐵氧體磁石制成。
進一步,所述輪本體的外表面形成網格槽。
進一步,所述升降治具包括治具臺、治具升降氣缸、設于治具臺上且用于支撐所述棱鏡的支撐架、設于支撐架右側的右導軌、用于卡住棱鏡右側的右滑塊、設于支撐架左側的左導軌和用于卡住棱鏡左側的左滑塊;治具升降氣缸連接治具臺的底部且驅動治具臺升降;左滑塊活動連接左導軌且沿著左導軌位移,右滑塊活動連接右導軌且沿著右導軌位移,左滑塊和右滑塊位移到位并配合實現卡緊棱鏡,
進一步,所述支撐架的頂部形成用于容納所述棱鏡的容納槽。
進一步,所述左導軌和所述右導軌沿著水平方向設置。
進一步,所述輪本體21由鋼材料制成。
進一步,所述左滑塊、所述右滑塊治具臺、所述支撐架、所述右導軌、所述右滑塊、所述左導軌和所述左滑塊均為塑料材料制成的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采用噴出磁流變液體的噴嘴和拋光輪配合,實現對升降治具上的棱鏡拋光,且采用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實現拋光液的循環利用,提高生產效率和拋光率,避免生產過程中的浪費。采用帶磁場的拋光輪和升降治具配合的結構,利用磁流變拋光技術,對棱鏡表面進行有效拋光,獲得高光鏡面效果;拋光效率高、拋光工藝簡單易操作,適合工業化生產中使用;磁流變液體綠色無毒環保,且價格低廉。加工成本低、檢測和精度控制操作人員的經驗或技能要求低要求低。
2、升降治具采用左滑塊沿著左導軌位移,右滑塊沿著右導軌位移。工作時左滑塊和右滑塊位移到位并配合實現卡緊棱鏡的結構,適合夾緊多種形狀的棱鏡,通用性強,夾具成本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一種棱鏡拋光設備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升降治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拋光輪;21-輪本體;22-磁場發生裝置;3-噴嘴;4-工作臺;5-升降治具;51-治具臺;52-治具升降氣缸;53-支撐架;54-右導軌;55-右滑塊;56-左導軌;57-左滑塊;6-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61-收集器;62-液體冷卻系統;63-水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光大光學儀器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市光大光學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616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膠管芯棒磨頭機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衛星承力筒桁條在線測量修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