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善SAGD開發效果的預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14279.1 | 申請日: | 2016-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336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郭二鵬;蔣有偉;李秀巒;王宏遠;魏耀;李松林;張大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16 | 分類號: | E21B43/16;E21B4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善 sagd 開發 效果 預處理 方法 | ||
1.一種改善SAGD開發效果的預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油藏的油層底部部署兩口水平井;
通過兩口水平井,以低于破裂壓力5%-10%的操作壓力向油層第一輪注入超臨界CO2,燜井,壓力下降到0.5-1MPa時,以高于破裂壓力5%-10%的操作壓力第二輪注入超臨界CO2,繼續燜井;
通過兩口水平井進行蒸汽循環預熱;
完成預熱之后,利用水平井進行連續注汽和生產;
其中,所述注入的注入量為根據油藏流體溶解特征計算得出的控制油藏體積內的溶解量,注入過程控制注入壓力,不破壞油藏的完整性的條件下完成注入操作;
所述第一輪注入超臨界CO2的注入量為控制油藏范圍的0.1-0.5PV;所述第二輪注入超臨界CO2的注入量為控制油藏范圍的0.1-0.3PV;
其計算方法為
其中,Q-地面條件注入量;C-計算系數;L-水平井長度;H-水平井對之間的距離;D-油藏厚度;Φ-孔隙度;P,T-油藏條件下的壓力與溫度;Pa,Ta-地面條件下的壓力與溫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油藏的油藏深度<1500m,油層厚度>5m,油層平面滲透率>500md,油層垂向滲透率>200md,原油粘度>2000mPa·s,含油飽和度>50%,凈毛比>0.7;同時油藏深度>300m,隔夾層不連續,存在較弱底水或者不存在底水。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對于所述兩口水平井,一口水平井位于距離油藏底部1-2m處,另一口井位于距油藏底部5-15m處;
所述兩口水平井平行部署,平行距離為3-5m,或者所述兩口水平井之間的夾角為0°-90°。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對于所述兩口水平井,一口水平井位于距離油藏底部1-2m處,另一口井位于距油藏底部5-15m處;
所述兩口水平井平行部署,平行距離為3-5m,或者所述兩口水平井之間的夾角為0°-90°。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兩口水平井之間的夾角為30°-60°。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兩口水平井之間的夾角為30°-60°。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兩口水平井用直井和水平井的組合代替,即鉆一排或者兩排直井代替上部注汽井進行注汽,所述一排直井的井數為2-5。
8.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注入壓力大于7.4MPa;溫度與油藏溫度相差不超過10℃;第一輪注入超臨界CO2的時間為30-40天,燜井20-30天,注入壓力為8-10MPa,注入速度為7-12萬方/天;第二輪注入超臨界CO2的時間為23-40天,燜井20-30天,注入壓力為9-12MPa,注入速度為5-6萬方/天。
9.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蒸汽循環預熱的時間為60-90天;所述蒸汽循環預熱的單井注入速度為60-120t/d。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蒸汽循環預熱的時間為60-90天;所述蒸汽循環預熱的單井注入速度為60-120t/d。
11.如權利要求1-7、10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蒸汽循環預熱中的井底干度為75%,蒸汽最大注入壓力為5-8MPa。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蒸汽循環預熱中的井底干度為75%,蒸汽最大注入壓力為5-8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427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