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逆相轉移催化制備磺酰亞胺類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9725.X | 申請日: | 2016-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479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薛立新;聶鋒;溫樂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C303/36 | 分類號: | C07C303/36;C07C303/38;C07C311/48;H01M10/0564 |
| 代理公司: | 寧波元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1 | 代理人: | 單英 |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移 催化 制備 亞胺 化合物 方法 | ||
1.一種逆相轉移催化制備磺酰亞胺類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將溶解在水中的磺酰胺類化合物R1-SO2NHM和溶解在有機溶劑中的磺酰鹵化合物R2-SO2X,在逆相轉移催化劑的催化下,在水相或者水相與有機相的界面中發生縮合反應,生成磺酰亞胺化合物R1-SO2NMSO2-R2;
所述的逆相轉移催化劑是吡啶、咪唑、冠醚類化合物以及季銨鹽類化合物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所述的R1和R2分別獨立的代表碳原子數為1-25的飽和脂肪烴基及其衍生物;
所述的碳原子數為1-25的飽和脂肪烴基的衍生物是如下(1)至(4)中的一種:
(1)碳原子數為1-25的飽和脂肪烴基結構中,任意數量的甲基被-C≡CH、-CH=CH2、-CH2X、-CHX2、-OH、-SH、-PO(R3)2、-PO(OM)2、-N(R3)2、-NH2、-NHR3、-N(R3)3·X、-COOM、-CONH2、-SO3M、-Ar基團中的一種所取代;
(2)碳原子數為1-25的飽和脂肪烴基結構中,任意數量的亞甲基被-O-、-S-、-NH-、-NR3-、-N(R3)2·X-、-CH=CH-、-CO-、-CONH-、-SO2-、-SO2NMSO2-、-OCO-、-Ar-官能團中的一種所取代;
(3)碳原子數為1-25的飽和脂肪烴基結構中,任意數量的季碳原子被季氮原子所取代;
(4)碳原子數為1-25的飽和脂肪烴基結構中,任意數量的氫原子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中的一種或多種所取代的衍生物;
所述的R3代表碳原子數為1-25的飽和脂肪烴基;
所述的Ar是苯環、五元碳環、五元氮雜環、六元氮雜環、五元硫雜環、六元硫雜環、五元氧雜環、六元氧雜環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所述的X指鹵族元素;
所述的M指金屬離子、氫離子或者銨根離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逆相轉移催化制備磺酰亞胺類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逆相轉移催化劑在水相中的濃度為0.0001-10mol/L。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逆相轉移催化制備磺酰亞胺類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磺酰胺類化合物R1-SO2NHM與水的混合比例為0.0001mol/L-20mol/L。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逆相轉移催化制備磺酰亞胺類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磺酰鹵化合物R2-SO2X與有機溶劑的混合比例為0.0001-20mol/L。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逆相轉移催化制備磺酰亞胺類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機溶劑和水的添加比例為1:20-20:1。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逆相轉移催化制備磺酰亞胺類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反應是在0.001MPa-100MPa壓力,溫度為-10℃-200℃條件下進行。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逆相轉移催化制備磺酰亞胺類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反應是在機械作用下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972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