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旱生苗木的移栽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06886.3 | 申請日: | 2016-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86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崔貴明;張英杰;楊昌生;王娟;王勃;曹國濤;司嘉怡;任愛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包頭大青山自然保護區天龍生態抗旱植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3/04 | 分類號: | A01G23/04;A01G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李進 |
| 地址: | 014000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旱生 苗木 移栽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超旱生苗木的移栽方法。
背景技術
在今天的地球上,中國每年因干旱有600萬公頃的農田、900萬公頃的牧區失去生產力,生態的惡性循環不僅加劇了荒漠化,還將人類賴以生存的全部食品、藥物與工業原料供應推向岌岌可危的境況。而干旱荒山,作為全球難以攻克的地球“癌癥”,正悄無聲息的侵蝕著人類的健康和發展。
超旱生林木超級節水,存活率高,成本低,同時它對恢復森林植被、防風固沙等修復方面有不可估量的生態價值,部分植物的本身還有藥用價值。
眾所周知,生態環境是一個大的循環系統,科技生態修復也是對一個地域內大環境的系統恢復。為發揮植物在生態修復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干旱荒山區域的氣候特征、土壤結構和植被習性,選擇適應干旱地區生長的樹種,采用適合超旱生林木的栽培方法,在干旱少雨的地區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旱生苗木的移栽方法,以提高在干旱地區栽種超旱生苗木的成活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超旱生苗木的移栽方法,該方法包括將超旱生苗木的種子播種在盛放于無紡布袋內的基質中,待種子長成幼苗后將幼苗連同無紡布袋移栽至外部土壤中長成植株。
優選地,該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育苗準備;
(2)培育幼苗;
(3)幼苗養護;
(4)處理幼苗須根;
(5)幼苗移栽。
優選地,所述育苗準備包括將準備好的土壤肥料混合均勻作為培育幼苗的基質,裝入無紡布袋并填充滿整個無紡布袋,將填充完基質的無紡布袋平穩置于育苗場地。
優選地,所述培育幼苗包括將苗木種子點播于無紡布袋內,無紡布袋埋入土中,無紡布袋上方覆蓋厚3-5cm的土,將土壓實。
優選地,所述幼苗養護包括在春季回暖時向播有苗木種子并埋在土中的無紡布袋灌水,澆透水后待苗木發芽,對發芽后的苗木進行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的養護管理。
優選地,所述處理幼苗須根包括待苗木生長2-3個月時,移動無紡布袋,使延伸到無紡布袋外的少量須根斷掉。
優選地,所述幼苗移栽包括將幼苗連同無紡布袋一起移栽于定植地。
優選地,所述超旱生苗木包括柄扁桃、蒙古扁桃、蒙古蕕、沙冬青、灌木鐵線蓮、旱榆等直根系苗木或其他類移栽成活率較低的苗木。
優選地,所述無紡布袋內的基質包括農田土、復合肥、鋸末、河沙和腐熟有機肥;所述復合肥為磷酸二銨;所述農田土中含速效磷12-16mg/kg、有機質24-28g/kg、速效鉀130-135mg/kg、全氮1.0-1.5g/kg、全磷0.5-0.8g/kg、全鉀16-20g/kg;所述腐熟有機肥為家畜的糞尿和墊圈材料經過推積腐熟而形成的含氮素和腐殖物質的一種肥料。
由所述的方法移栽成活的超旱生苗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采用無紡布袋移栽法,可有效降低移栽過程對植物根系的損傷,提高直根系移栽材料的成活率,與裸根移栽技術相比,可將直根系移栽植株的成活率提高到90%左右,比裸根移栽植株的成活率提高了75%~80%;與黑色塑料育苗缽移栽技術相比,用無紡布袋移栽法移栽直根系植株,其成活率提高了10%左右;與黑塑料缽移栽法相比,無紡布袋更具通透性,可使須根系有效伸展,提高植物根系的生物量和營養吸收能力;這是由于無紡布袋具有孔隙度,其通氣性更強,更有利于須根系穿過空隙,從周圍吸收水、肥營養物質,同時,也有利于根際微生物的活動,促進物質轉換,從而有效增加根系生物量。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下面結合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下面所具體描述的內容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應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石質荒山是指石灰巖、安山巖、角斑巖等發育的,立地條件差、土層厚度5-20厘米、土壤貧瘠的荒山,過去通過穴狀造林和播種造林都難以成功,少數成功的,長勢較差,形成小老樹。石質荒山,因其土層薄瘠、土壤貧瘠、水資源匱乏,使移栽樹種成活率低。
旱生植物是能夠生長在干旱環境下的植物,有極強的抗旱性。旱生植物,一般講,植株矮小,根系發達,葉小而厚,或多茸毛,這是就外形而言。在結構上,葉的表皮細胞壁厚,角質層發達。有些種類,表皮常是由多層細胞組成,氣孔下陷或限生于局部區域。
因而在生長條件惡劣的石質荒山地區種植耐旱的植物,有利于改善石質荒山地區的綠化環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包頭大青山自然保護區天龍生態抗旱植物研究所,未經包頭大青山自然保護區天龍生態抗旱植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68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植苗機多圈苗杯轉盤
- 下一篇:一種銀杏大樹移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