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基于距離測試的前防碰撞測試系統(tǒng)及測試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100341.1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61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馮建華;嚴偉中;沈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奧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33233 | 代理人: | 陸永強,張建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經***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距離 測試 碰撞 系統(tǒng)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汽車安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距離測試的前防碰撞測試系統(tǒng)及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智能車領域逐漸被國內外技術性企業(yè)所重視,因此開發(fā)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ADAS)的公司眾多,但是目前國內幾乎找不到自主開發(fā)且能夠準確驗證ADAS功能的測試系統(tǒng),而國外能提供測試ADAS的系統(tǒng)也不多,而且動輒150萬~200萬,所以在測試驗證方面,對于國內的一些開發(fā)ADAS且規(guī)模不大的公司來說無疑是一種阻礙,且測試成本高,誤差大。目前市場上迫切需要一種簡單、實用、經濟且測量誤差小的一套測試系統(tǒng)。
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ADAS虛擬開發(fā)與測試系統(tǒng)[申請?zhí)枺?01510687940.7],包括用于采集真實交通環(huán)境的采集單元、用于模擬真實駕駛行為的虛擬駕駛單元、用于模擬真實或虛擬環(huán)境以及車輛行駛姿態(tài)的實時仿真單元和用于顯示信息的顯示單元。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但是該方案依然沒有解決現(xiàn)有技術測試成本高,測量誤差大的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簡單、經濟的基于距離測試的前防碰撞測試系統(tǒng)。
本發(fā)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測量誤差小的基于距離測試的前防碰撞測試系統(tǒng)的測試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基于距離測試的前防碰撞測試系統(tǒng),包括目標車輛、安裝有待測試ADAS的測試車輛、以及安裝在供目標車輛和測試車輛行駛或停靠的車道上的若干感應裝置,所述的感應裝置沿著車道縱向間隔分布且當目標車輛或測試車輛位于相應感應裝置位置時該感應裝置能產生相應的感應信號,所述的感應裝置均與信號發(fā)射器相連且信號發(fā)射器能接收感應信號,所述的測試車輛上安裝有與待測試ADAS相連且能采集測試車輛車速、到達相應感應裝置感應時刻和接收待測試ADAS計算出的碰撞時間的第一控制器,所述的目標車輛上安裝有能采集目標車輛車速和到達相應感應裝置感應時刻的第二控制器,所述的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均與信號發(fā)射器相連且信號發(fā)射器能分別向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轉發(fā)數據,所述的第一控制器與基站相連且基站能夠接收由第一控制器計算獲得的碰撞報警偏差率。利用均勻架設在車道兩旁的感應裝置,當車輛行駛到裝有感應裝置的區(qū)域時,車頭阻斷感應信號,信號發(fā)射器向外發(fā)出信號,測試車輛和目標車輛上的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在接收到信號后,立刻采取措施,采集處理車輛速度信息和距離信息,最后得出報警偏差率,驗證前碰撞預警的準確性,該測試系統(tǒng)開發(fā)成本低,誤差小,更便于普及。
在上述的基于距離測試的前防碰撞測試系統(tǒng)中,所述的感應裝置沿著車道縱向均勻間隔分布。
在上述的基于距離測試的前防碰撞測試系統(tǒng)中,所述的感應裝置的間隔距離不小于目標車輛和測試車輛各自的長度。
在上述的基于距離測試的前防碰撞測試系統(tǒng)中,所述的第一控制器上連接有用于輸入包括目標車輛車身長度、感應裝置間隔距離、感應裝置編號在內的數據的數據輸入單元。
在上述的基于距離測試的前防碰撞測試系統(tǒng)中,所述的感應裝置為包括發(fā)射端和接收端的對射傳感器,同一感應裝置的發(fā)射端和接收端分別位于車道兩側,所述的接收端與信號發(fā)射器相連。
本基于距離測試的前防碰撞測試系統(tǒng)測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通過數據輸入單元向第一控制器輸入包括目標車輛車身長度、感應裝置間隔距離、感應裝置編號在內的數據;
B、目標車輛停靠或行駛在車道上,測試車輛行駛在車道上,目標車輛和測試車輛位于相應的感應裝置處時感應裝置向外發(fā)出感應信號,第二控制器在接收到目標車輛所在位置的感應裝置的感應信號后采集目標車輛的車速、相應感應裝置感應時刻,并將這些信息發(fā)送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在接收到測試車輛所在位置的感應裝置的感應信號后采集測試車輛的車速、相應感應裝置感應時刻并接收此時待測試ADAS計算出的碰撞時間TTC,第一控制器根據接收到的數據計算出接近時間t;
C、第一控制器將碰撞時間TTC和接近時間t進行比較,從而獲得碰撞報警偏差率。
在上述的步驟B中,所述的目標車輛停靠在車道上且目標車輛的車尾位于感應裝置的第N個感應裝置處,所述的測試車輛勻速或非勻速地行駛在車道上且測試車輛的車頭到達第n個感應裝置處時測試車輛的車速為V,其中N大于n,各個感應裝置的間距為s,此時待測試ADAS計算出的碰撞時間TTC,則:
第一控制器計算出的接近時間t為:t=s(N-n)/V;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奧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奧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03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