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藥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15590.0 | 申請日: | 2016-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666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 發明(設計)人: | 江倩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倩倩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2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十二指腸潰瘍 治療 姜半夏 陳皮 青皮 竹茹 文火 涼水浸泡 藥液混合 復發率 重量比 法煎 加水 煎藥 停藥 癮性 根治 制作 | ||
一種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藥物,其特點是組分為:陳皮、姜半夏、竹茹、青皮;組分重量比:陳皮10克、姜半夏8克、竹茹5克、青皮5克;制作方法是:先用涼水浸泡30分鐘,煎藥前加水至沒過藥兩指,文火煎40分鐘左右,取藥液約200毫升,用同法煎第二次,取藥液300毫升,兩次藥液混合后分2次飯后服用。它解決現有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副作用大,有成癮性,治療時間長,停藥后復發率高,不能根治等問題,適應于治療十二指腸潰瘍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制作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中醫藥物配方。
背景技術
十二指腸潰瘍是我國人群中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是消化性潰瘍的常見類型。好發于氣候變化較大的冬春兩季。男性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與胃酸分泌異常、幽門螺桿菌(H.pylori)感染、非甾體抗炎藥(NSAID)、生活及飲食不規律、工作及外界壓力、吸煙、飲酒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十二指腸潰瘍多發生在十二指腸球部(95%),以前壁居多,其次為后壁、下壁、上壁。通常用藥物治療,如三九胃泰、葵花胃康靈、阿莫西林、斯達舒、雷尼替丁、雷貝拉唑等,這些藥雖然能夠立即見效,但往往都是治標不治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藥物治療十二指腸潰瘍治標不治本的問題,發明一種利用中藥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配制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藥物,包括:組分為:陳皮、姜半夏、竹茹、青皮;
組分重量比:陳皮10克、姜半夏8克、竹茹5克、青皮5克;
制作方法是:先用涼水浸泡30分鐘,煎藥前加水至沒過藥兩指,文火煎40分鐘左右,取藥液約200毫升,用同法煎第二次,取藥液300毫升,兩次藥液混合后分2次飯后服用。
陳皮,苦、辛,溫,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胸脘脹滿;姜半夏,辛、溫,有毒,降逆止嘔,用于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竹茹,甘,微寒,治療胃虛弱,嘔吐;青皮,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組分中諸藥配伍,能散熱解表,產生很好的解毒散結止痛消炎的功效,能夠完全治愈。
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實現一種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藥物。該藥無任何毒副作用,無藥物依賴性,配方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療效好,治愈率高。經多年的臨床應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5%以上,對于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一個療程(10天)癥狀明顯改善,通常2-3個療程即可治愈,且復發幾率極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陳皮10克、姜半夏8克、竹茹5克、青皮5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倩倩,未經江倩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55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治療腳氣的藥物
- 下一篇: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中藥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