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雙龍門全自動洗車機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014441.2 | 申請日: | 2016-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275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柳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賽力自動化設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S3/04 | 分類號: | B60S3/04;B60S3/06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創(chuàng)益專利事務所44249 | 代理人: | 李衛(wèi)平 |
| 地址: | 523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龍門 全自動 洗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汽車清洗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指ー種能將汽車從駛入至開出全程自動清洗的雙龍門全自動洗車機。
背景技術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由于城市的擴張、工作的需要,使得汽車已成了人們出行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當我們使用一段時間車輛后,由于塵土、泥濘、油污等原因,使得車輛表面蒙上一層污垢,需要我們定時對車輛表面進行清洗,以保持車輛表面的潔凈及降低車輛行駛過程中的風阻。為此,洗車機由于具有高效、潔凈、節(jié)省人工成本等優(yōu)勢,逐漸在各個城市中取代人工洗車。然而,各種各樣的洗車機依然脫離不了人力的輔助勞動,如邊角的清潔,水漬的擦拭,這些,由于人工成本的上升,亦給經(jīng)營者帶來經(jīng)營的困惑及自動洗車機的不完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ー種雙龍門全自動洗車機。
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雙龍門全自動洗車機,包括架體、雙龍門機構、車牌識別系統(tǒng)、車輛導正系統(tǒng)、門系統(tǒng)、毛刷清洗系統(tǒng)及風干系統(tǒng);
所述的架體為框架式結構;
所述的雙龍門結構包括呈龍門型的擦拭框架單元及清洗框架單元,擦拭框架單元及清洗框架單元活動設置于架體內的洗車機軌道上;
所述的車牌識別系統(tǒng)由二維碼燈箱、電腦及顯示屏組成,二維碼燈箱設置于架體的入口處,二維碼燈箱通過手機掃碼與電腦通訊,與電腦連接的顯示屏設置于架體的入口處及出口處;
所述的車輛導正系統(tǒng)由左車輪導輥、導入導輥、側導輥及右車輪導輥構成,若干根左車輪導輥并排鋪設于狹窄路口的左車輪入囗處,且其軸線與車輛的駛入方向一致,左車輪導輥可繞自身軸線轉動;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側導輥平行鋪設于若干根底導輥的外側,且位置高于左車輪導輥;在若干根左車輪導輥的前端,設置朝外呈八字型張開的導入導輥,導入導輥可繞自身軸線轉動,且其位置高于左車輪導輥;在與左車輪導輥平行的一側,鋪設有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右車輪導輥;
所述的入囗處中間位置的左車輪導輥略底于兩側的左車輪導輥;
所述的導入導輥與左車輪導輥呈約50°夾角;
所述的門系統(tǒng)由設置在架體兩側的入口快速自動門及出口快速自動門構成;
所述的毛刷清洗系統(tǒng)包括設置在擦拭框架單元上部的橫刷、擦拭框架單元兩側的豎刷、清洗框架單元上的輪轂刷及高壓水管,以及設置在擦拭框架單元上的清洗液和清洗水的噴頭,所述的橫刷、豎刷及輪轂刷可通過外來動力繞旋轉軸旋轉及沿旋轉軸平行移動;
所述的風干系統(tǒng)為在擦拭框架單元上的高壓風管。
本發(fā)明由于采用全程機械化操作進行洗車,從根本上解決了人力成本的問題,且由于全程機械化控制,能夠大量節(jié)約洗車用水及清洗液,并且洗車的時間亦大大的縮短。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fā)明主視圖;
附圖2為本發(fā)明俯視圖;
附圖3為本發(fā)明的雙龍門機構放大圖;
附圖4為本發(fā)明的車輛導正系統(tǒng)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附圖1~4,雙龍門全自動洗車機,包括架體1、雙龍門機構2、車牌識別系統(tǒng)3、車輛導正系統(tǒng)4、門系統(tǒng)5、毛刷清洗系統(tǒng)6及風干系統(tǒng)7;
所述的架體1為框架式結構;
所述的雙龍門結構2包括呈龍門型的擦拭框架單元21及清洗框架單元22,擦拭框架單元21及清洗框架單元活動22設置于架體1內的洗車機軌道上,兩者可分別通過獨立的動力源在洗車機軌道上移動;
所述的車牌識別系統(tǒng)3由二維碼燈箱31、電腦32及顯示屏33組成,二維碼燈箱31設置于架體1的入口處,二維碼燈箱31通過手機掃碼與電腦32連接,與電腦32連接的顯示屏33設置于架體1的入口處及出口處;
所述的車輛導正系統(tǒng)4由左車輪導輥41、導入導輥42、側導輥43及右車輪導輥44構成,若干根左車輪導輥41并排鋪設于狹窄路口的左車輪入囗處,且其軸線與車輛的駛入方向一致,左車輪導輥41可繞自身軸線轉動;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側導輥43平行鋪設于若干根底導輥的外側,且位置高于左車輪導輥41;在若干根左車輪導輥41的前端,設置朝外呈八字型張開的導入導輥42,導入導輥42可繞自身軸線轉動,且其位置高于左車輪導輥41;在與左車輪導輥41平行的一側,鋪設有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右車輪導輥44;
所述的入囗處中間位置的左車輪導輥41略底于兩側的左車輪導輥41;
所述的導入導輥42與左車輪導輥41呈約50°夾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賽力自動化設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東莞市賽力自動化設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444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