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混合云環境中虛擬私有網絡通信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12923.4 | 申請日: | 2016-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881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0 |
| 發明(設計)人: | J·R·霍伊;S·R·伊耶;K·K·卡帕迪亞;R·K·穆薩克里沙南;N·納格雷特納姆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46 | 分類號: | H04L12/4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酆迅;辛鳴 |
| 地址: | 美國紐***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混合 環境 虛擬 私有 網絡 通信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的各實施例涉及混合云環境中的動態定義的虛擬私有網絡隧道。描述了一種管理混合云環境中的第一云和第二云之間的多個VPN隧道的方法、裝置和計算機程序產品。第一VPN代理中的方法管理混合云環境中的第一云和第二云之間的多個VPN隧道中的第一VPN隧道。VPN代理從VPN管理器接收請求。該請求包括針對多個VPN隧道中的第一VPN隧道的第一組要求。VPN代理根據該第一組要求來創建第一VPN隧道。從VPN管理器接收包含第二組要求的修改請求。VPN代理根據該第二組要求來調整第一VPN隧道。第一VPN隧道的調整可以包括將第一VPN隧道與第二VPN隧道合并,或將第一VPN隧道拆分為第一VPN隧道和第二VPN隧道。
技術領域
本公開內總體上涉及“云”計算環境中的通信。更具體地,其涉及在混合云環境中動態地創建虛擬私有網絡隧道。
背景技術
新興的信息技術(IT)遞送模型是云計算,通過其將共享的資源、軟件和信息通過因特網按需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云計算可以顯著降低IT成本和復雜性,同時改善工作負荷優化和服務遞送。利用這種方式,應用實例可以被托管并且可以從那些通過傳統Web瀏覽器在HTTP之上可訪問的基于因特網的資源中獲得。示例應用可以是提供一組公共消息收發功能的應用,諸如電子郵件、日歷、聯系人管理和即時消息收發。用戶然后將通過因特網直接訪問該服務。使用這種服務,企業將它的電子郵件、日歷和/或協作基礎架構放置在云中,并且最終用戶將使用適當的客戶端來訪問他或她的電子郵件或執行日歷操作。
使用硬件架構(所謂的裸機(bare metal)云托管)、或者使用其中應用在虛擬服務器內運行的虛擬化架構、或者所謂的被映射到數據中心設施中的物理服務器上的“虛擬機”(VM),云計算資源通常被安裝在運行網絡應用的大型服務器場中。虛擬機通常運行在管理程序之上,該管理程序是向虛擬機分配物理資源的控制程序。
已知組織將計算資源布置在混合云環境中,既包含在其中計算資源由組織所有并且僅為該組織提供服務的私有云、又包含在其中另一組織為包括操作該混合云的組織的多個“租戶”提供計算服務的公共云。混合云模型的一個益處是具有可直接訪問的預置私有基礎架構,同時在高需求時刻提供對公共云環境的訪問。然而,利用這種集成,需要兩個環境之間的安全通信。建立通信的一種方式是通過專用虛擬公共網絡(VPN)隧道。
下面的公開內容詳細描述了在混合云環境中改進VPN通信的方式。
發明內容
根據本公開內容,描述了一種用于管理混合云環境中的第一云和第二云之間的多個VPN隧道的方法、裝置和計算機程序產品。在本發明的第一方面中,第一VPN代理中的方法管理混合云環境中的第一云和第二云之間的多個VPN隧道中的第一VPN隧道。VPN代理從VPN管理器接收請求。該請求包括針對多個VPN隧道中的第一VPN隧道的第一組要求。VPN代理根據第一組要求來創建第一VPN隧道。從VPN管理器接收包含第二組要求的修改請求。VPN代理根據第二組要求來調整第一VPN隧道。
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種包括處理器和保持由處理器執行的計算機程序指令的計算機存儲器的裝置管理第一VPN隧道。該計算機程序指令包括從VPN管理器接收第一請求的程序代碼。該請求包括針對多個VPN隧道中的第一VPN隧道的第一組要求。程序代碼根據第一組要求來創建第一VPN隧道。由程序代碼從VPN管理器接收第二請求。第二請求包括針對多個VPN隧道中的第二VPN隧道的第二組要求。程序代碼根據第二組要求來創建第二VPN隧道。程序代碼接收用于將第二VPN隧道合并到第一VPN隧道中的合并請求。程序代碼合并第一VPN隧道和第二VPN隧道。該程序根據第二組要求來調整第一VPN隧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未經國際商業機器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292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