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納米花狀鈀-金包覆的白樺脂酸脂質體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12105.4 | 申請日: | 2016-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2069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高大威;劉艷平;張旭武;李磊;何雨初 | 申請(專利權)人: | 燕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9/127 | 分類號: | A61K9/127;A61K41/00;A61K31/56;A61K9/5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秦皇島一誠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13116 | 代理人: | 續京沙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花狀鈀 金包覆 白樺 脂質體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納米脂質體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癌癥是當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惡性疾病之一,目前所使用的傳統化療藥物均存在嚴重的毒副作用,而納米技術的出現為癌癥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其中,脂質體是一種無毒,生物相容性很好,極具前景的納米載藥系統。但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常規的脂質體還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不穩定,靶向性差以及藥物釋放的不可控性等。
近年來,各種光熱材料在生物醫藥領域逐漸得到應用。其中,近紅外光響應的納米材料研究最為廣泛,例如貴金屬納米材料(金納米材料),石墨烯,碳納米管以及稀土上轉換發光材料。近紅外光的“生物組織窗口”在650-900nm之間,組織對其吸收和散射小,進而能夠達到腫瘤組織深處并對正常組織無毒副作用。這些光熱材料的工作原理是將光能很好的轉化為熱能,從而抑制熱敏的腫瘤細胞生長。但是,單純的光熱治療不足以殺死腫瘤細胞。因此,開發新型的治療方式以及研究針對癌癥的高效聯合治療成為現階段癌癥治療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反應易控制、重復性高,制備的納米脂質體更易于在腫瘤部位積累、各向異性比較好、更加高效、低毒的納米花狀鈀-金包覆的白樺脂酸脂質體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主要是利用乙醇注入法制備谷胱甘肽修飾的白樺脂酸納米脂質體;然后將谷胱甘肽修飾的白樺脂酸納米脂質體與鈀納米粒子溶液混合,避光孵育后加入氯化金溶液和鹽酸羥胺溶液,得到藥物釋放可控且熱療/化療協同治療的納米花狀鈀-金包覆的白樺脂酸脂質體。
本發明的白樺脂酸脂質體是一種在白樺脂酸納米脂質體表面形成納米花狀鈀-金合金殼體的納米脂質體,其粒徑為80-100nm,近紅外吸收波長為500-900nm。
上述白樺脂酸脂質體的制備方法如下:
1、制備谷胱甘肽修飾的白樺脂酸納米脂質體
(1)各原材料的質量比為:大豆卵磷脂:膽固醇:白樺脂酸=12~20:1.3~2.1:1,按每毫升無水乙醇加入上述三種溶質質量的總和為14.3~23.1mg,加入無水乙醇并超聲,超聲功率為40~80W,超聲時間為10-20min,使其完全溶解得到脂質溶液;
(2)取谷胱甘肽溶解于去離子水中,得到谷胱甘肽溶液,每毫升去離子水中含0.3~1mg谷胱甘肽;以脂質溶液與谷胱甘肽溶液的體積比為1:1.5~3.5,磁力攪拌并且溫度控制在38~47℃,將步驟(1)獲得的脂質溶液逐滴加入到的谷胱甘肽溶液中,得到脂質體懸液;
(3)將步驟(2)得到的脂質體懸液在28~35℃,100~130rpm,3~7小時進行磁力攪拌,除去脂質體懸液中的無水乙醇,得到谷胱甘肽修飾的白樺脂酸納米脂質體。
2、制備納米花狀鈀-金合金包覆的白樺脂酸納米脂質體
(1)以氯化鈀溶液與抗壞血酸溶液的體積比為100:1~4的比例,將摩爾濃度為50~100mM的抗壞血酸溶液,滴加到摩爾濃度為0.5~1.5mM的氯化鈀溶液中,迅速混合均勻,直至顏色變為淺綠色,即得到鈀納米粒子溶液,置于常溫貯存,備用;
(2)將步驟(1)得到的鈀納米粒子溶液與步驟1制得的谷胱甘肽修飾的白樺脂酸納米脂質體按1:1~5的體積比混合均勻,置于搖床,25~30℃,85~115rpm,避光孵育8~16小時,即得到鈀納米粒子包覆的白樺脂酸納米脂質體;
(3)按氯化金溶液與鈀納米粒子包覆的白樺脂酸納米脂質體的體積比為1:0.5~1.5的比例,向步驟(2)獲得的鈀納米粒子包覆的白樺脂酸納米脂質體中加入摩爾濃度為2~8mM氯化金溶液,充分混勻;隨后向混合液中加入摩爾濃度為50~100mM鹽酸羥胺溶液,充分混合均勻,鹽酸羥胺溶液與氯化金溶液的體積比為1~5:10,將其置于搖床,25~30℃,85~115rpm,孵育6~12小時,制得納米花狀鈀-金包覆的白樺脂酸脂質體。
在常規藥物脂質體的基礎上,制備了谷胱甘肽修飾的白樺脂酸脂質體。納米花狀鈀-金合金包覆的白樺脂酸納米脂質體在500-900nm寬波長范圍內處存在近紅外吸收,從而具有良好的光熱轉化性能。通過近紅外光照射升高脂質體溫度,進而促進所包載藥物在靶位點的可控釋放,同時,能夠利用光熱引起的升溫導致腫瘤細胞發生熱融合和死亡,可見,該載藥系統可將光熱治療與化療相結合,實現癌癥的協同治療效果,與單一光熱療技術或單純化療相比更加高效,且對人體的副作用小。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在常溫、常壓及溫和條件下完成制備,操作簡單,反應易控制,重復性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燕山大學,未經燕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21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光熱效應的納米介孔顆粒藥物載體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絕緣子除冰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