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氫裂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11395.0 | 申請日: | 2016-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040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5 |
| 發明(設計)人: | 曹均豐;劉昶;郝文月;廖杰鋒;王鳳來;杜艷澤;黃薇;關明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67/02 | 分類號: | C10G6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氫精制反應器 加氫裂化 裝填 催化劑 加氫精制催化劑 加氫裂化反應器 精制催化劑 重質餾分油 常規加氫 分離系統 紅外酸量 活性金屬 加工能力 裂化技術 提高裝置 物流方向 氫氣 工藝流程 側壁 減小 孔容 粒徑 物流 靈活 加工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加氫裂化方法,包括如下內容:重質餾分油原料和氫氣混合后依次進入加氫精制反應器、加氫裂化反應器及分離系統,所述加氫精制反應器上部設置帶底的圓筒,圓筒的高度為加氫精制反應器高度的4%~20%,圓筒的外徑為加氫精制反應器內徑的85%~95%,圓筒底及側壁上開有可使物流通過的孔,孔的大小為1~40目,所述圓筒內裝填加氫精制催化劑,所裝填的催化劑沿物流方向催化劑紅外酸量、活性金屬含量呈增強態勢,催化劑孔容、粒徑、比表面積呈減小態勢,圓筒下面裝填常規加氫精制催化劑。同現有加氫裂化技術相比,該加氫裂化工藝流程更加靈活,可加工更加劣質的原料,大大提高裝置的加工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氫裂化方法,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含瀝青質重油的加氫裂化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石油加工能力快速增長。與此同時,國內加氫裂化技術也獲得了大規模的工業應用,我國正在運行的加氫裂化裝置總加工能力已經超過40.0Mt/a,加工能力躍居世界第二位。另外,由于國內原油質量的逐年變差,進口劣質原油加工量的大幅增加,環保對煉油工藝及石油產品質量的要求日趨嚴格,以及市場對清潔燃油及化工原料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尤其是作為交通運輸燃料的清潔中間餾分油和為重整、乙烯等裝置提供的優質進料。因此市場對加氫裂化技術水平的進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氫裂化所加工的原料范圍寬,產品方案靈活,液體產品收率高,可獲得優質動力燃料和化工原料,加氫裂化工藝和技術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的普遍重視。
世界上有大量的烴是以重油的形式儲備的。工業上定義輕原油的API重度大于31.1o和密度小于870kg/m3,中等油的API重度在31.1o~22.3o之間以及密度在870kg/m3~920kg/m3之間,重油的API重度在22.3o~10o之間以及密度在920kg/m3~1000kg/m3之間,特重油的API重度小于10o和密度大于1000kg/m3。 針對目前原油質量變差,雜質含量增高,以及原油減壓深坺和其它非常規能源的開發,使得加氫裂化的原料雜質含量越來越高,特別是某些加氫裂化原料的瀝青質含量較高,而現有加氫裂化方法處理較高瀝青質含量的加氫裂化原料時,極易造成催化劑結焦失活,使得裝置的加工能力下降,操作周期縮短。
瀝青質是深褐色或黑色固體,硬而脆,有光澤,其相對密度稍大于1,加熱至300℃以上,也不熔化,只分解為氣體和焦炭,無任何餾分可得。瀝青質在瀝青組分中總含量越高瀝青脆性越大。一般把石油中不溶于分子(C5-C7)正構烷烴,但能溶于熱苯的物質稱為瀝青質。研究中常用的是正戊烷瀝青質和正庚烷瀝青質。瀝青質外形為固體無定形物,黑色,相對密度略大于1,加熱時不熔化,溫度升高到300-350度以上時,分解為氣體、液體產物及縮合生焦。瀝青質集中于減壓渣油中。
本領域技術人員周知,進入加氫裂化裝置的原料油中瀝青質組分的含量應不超過100ppm為準,否則對加氫精制催化劑的結焦失活速率影響較大。
CN1197105A公開了一種加氫處理含金屬污染物的烴類原料的方法,該方法是在氫氣存在下,使原料與第一催化劑、第二催化劑、第三催化劑中的一個或多個催化劑床層接觸。各種催化劑性質,功能不同。實際上,沿物流方向,催化劑活性逐漸變大,孔徑逐漸減小,是標準的先脫金屬,再脫硫,最后脫氮的加氫處理過程。CN103805241A和CN103805242A公開了一種重油加氫處理催化劑級配組合方法,反應器內由上至下分別裝填加氫保護/脫金屬催化劑和加氫脫硫催化劑,沿著反應物流方向,催化劑的粒徑由大到小,孔徑由大到小,空隙率由大到小,活性由低到高過渡;其中保護/脫金屬催化劑活性金屬組分呈“蛋白型”分布;脫硫催化劑活性金屬組分呈外少里多分布。試驗證明,以上方法的處理量小,冷氫需要量大,底部較小孔徑的催化劑容易堵塞,壓降提升較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13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