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灌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00750.4 | 申請日: | 2016-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6441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譚江波;龍海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博望氣體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7/02 | 分類號: | F17C7/02;F17C13/06;F17C1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900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氣管 灌液管 常壓 汽化 出口部位 灌液裝置 彎曲狀 封盤 排出 固定設置 管道內腔 健康隱患 下口部位 液態氣體 低溫罐 罐內壁 密封盤 傾斜狀 側壁 穿出 穿入 濺出 外壁 下口 沖擊力 輸出 | ||
一種灌液裝置,包括灌液管、排氣管和密封盤;所述灌液管從排氣管的側壁穿入,經過排氣管的管道內腔,從排氣管的下口穿出;所述灌液管的出口部位設為彎曲狀;所述密封盤固定設置在排氣管的下口部位外壁上;其有益效果是將灌液管的出口部位設為彎曲狀,可以使灌液管中輸出的液態氣體呈傾斜狀沖擊常壓低溫罐內壁,大大減少了沖擊力,增加了安全性;也避免了液態濺出,減少了浪費;設置了排氣管和密封盤,改變了常壓低溫罐內的汽化氣體從常壓低溫罐口直接排出的狀況,使常壓低溫罐內的汽化氣體從排氣管排出,排除了工作上的健康隱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態氣體的灌液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灌液裝置。
背景技術
在液態氣體生產中需要將低溫液態氣體物質從貯槽中向常壓低溫罐中灌液,現有的灌液方法是將灌液管與貯槽連通后,將灌液管的另一端直接插入到常壓低溫罐中進行灌液;這樣灌液有很多弊病,弄不好還可能會出安全事故。首先是灌液管直接插入常壓低溫罐時,灌液管的方向直接向下,液態氣體直接向瓶底沖擊,沖擊力強,且容易引起液態飛濺;同時,由于灌液管與常壓低溫罐瓶口之間留有空隙,常壓低溫罐內的汽化的氣體會從瓶口排出,直接沖擊工作人員,會給工作人員帶來健康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正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便于操作、減少液態氣體沖擊力且避免汽化氣體沖擊工作人員的灌液裝置,以便提高工作安全性、減少浪費并排除工作上的健康隱患。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灌液裝置,包括灌液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排氣管和密封盤。
所述灌液管從排氣管的側壁穿入,經過排氣管的管道內腔,從排氣管的下口穿出。
灌液管從排氣管的側壁穿入的部位完全密封。
在灌液管經過排氣管的管道內腔的部位以及灌液管在排氣管的下口穿出的部位,灌液管的外壁與排氣管的內壁之間有空隙;這樣便于灌液時常壓低溫罐內的汽化氣體經過排出管排出。
所述灌液管的出口部位設為彎曲狀;這樣可以使灌液管中輸出的液態氣體呈傾斜狀沖擊常壓低溫罐內壁,傾斜狀的沖擊力遠遠小于垂直沖擊力,大大增加了安全性。
所述密封盤固定設置在排氣管的下口部位外壁上;當灌液管和排氣管的下口插入到常壓低溫罐口后,密封盤與常壓低溫罐口接縫,避免汽化氣體從常壓低溫罐口直接排出,使汽化氣體從排氣管排出,從而避免汽化氣體直接沖擊操作人員。
進一步的,所述排氣管的管壁上設有手把;便于工作人員操作。
進一步的,將所述排氣管的上口部位設為彎曲狀,彎曲方向與手把方向相反;這樣可以使汽化氣體離操作人員更遠,避免排出的汽化氣體流向操作人員。
進一步的,在所述灌液管的入口部位設有灌液閥門;可使灌液工作更加方便。
進一步的,在所述密封盤上設有密封墊,使密封盤通過密封墊與常壓低溫罐口接觸,可以更好地避免汽化氣體從常壓低溫罐口排出。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將灌液管的出口部位設為彎曲狀,可以使灌液管中輸出的液態氣體呈傾斜狀沖擊常壓低溫罐內壁,大大減少了沖擊力,增加了安全性;也避免了液態濺出,減少了浪費;設置了排氣管和密封盤,改變了常壓低溫罐內的汽化氣體從常壓低溫罐口直接排出的狀況,使常壓低溫罐內的汽化氣體從排氣管排出,排除了工作上的健康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灌液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線切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灌液裝置在給常壓低溫罐灌液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灌液管、2.排氣管、3.密封盤、4. 灌液管的出口部位、5.手把、6.排氣管的上口部位、7.灌液閥門、8.密封墊、9常壓低溫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博望氣體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博望氣體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007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