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發卡結構的目標區域捕獲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77566.1 | 申請日: | 2016-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39951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鄭衛國;盧文翔;涂慧珍;熊麗娟;朱淼;白云飛;朱毅華;顧萬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迪康金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無錫中德美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06 | 分類號: | C12Q1/68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余俊杰 |
| 地址: | 210019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卡結構 目標區域 上游引物 擴增 捕獲 下游引物 引物 檢測 捕獲區域 捕獲探針 技術合成 擴增產物 目標捕獲 設計目標 特異性強 引物設計 基因組 靈敏度 全區域 引物組 低通 富集 應用 兼容 消化 | ||
1.一種基于發卡結構的目標區域捕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1步、向包含目標捕獲區域的基因組試樣中,加入至少一條上游引物,進行單向擴增反應并形成發卡結構;
第2步、將第1步的單向擴增產物置于冰上,冷卻;
第3步、采用單鏈DNA外切酶對第2步的非特異性擴增產物進行消化,并利用磁珠富集法進一步純化,收集具有發卡結構的目標捕獲序列;
第4步、向具有發卡結構的目標捕獲序列中加入至少一條下游引物,進行富集擴增;
所述方法中采用的上游引物為SEQ ID NO:1~41,下游引物為SEQ ID NO:42~82;所述上游引物的5’端序列為目標捕獲區域下游的反向互補序列,3’端為目標捕獲區域上游特異性擴增序列;其中,上游引物的所述5’端序列的Tm值大于55℃;所述下游引物為上游引物中所述5’端序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發卡結構的目標區域捕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引物5’端反向互補區域的Tm值為70~80℃,且大于3’端特異性擴增序列的Tm值。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發卡結構的目標區域捕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鏈DNA外切酶具有3’-5’ 核酸外切酶活性或5’-3’ 核酸外切酶活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發卡結構的目標區域捕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鏈DNA外切酶為核酸外切酶I、核酸外切酶T或核酸外切酶RecJ。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迪康金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無錫中德美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迪康金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無錫中德美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7756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