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基于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技術檢測海參加工過程中品質變化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767672.4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40481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啟航;馮丁丁;董秀芳;熊欣;賀寶玉;董秀萍;姜鵬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工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4/10 | 分類號: | G01N24/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46 | 代理人: | 鮑曉芳,武玉琴 |
| 地址: | 11603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電子自旋共振 波譜 技術 檢測 海參 加工 過程 品質 變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食品質量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技術檢測海參加工過程中品質變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海參(Stichopus japonicus)富含蛋白質、黏多糖及海參皂苷等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現已加工成多種產品形式。海參在加工過程中因其自溶特性必須經過熱處理,而且對于即食海參還需經過熱殺菌過程以保證一定的貨架期。然而,熱處理過程中常常伴隨物質氧化的發(fā)生,目前已在多種水產品加工過程中發(fā)現熱處理會導致蛋白質氧化、脂質過氧化,影響產品的加工品質。研究海參加工過程中的氧化物,將為評價海參產品的品質,預測海參產品的貨架期提供有力依據。
檢測蛋白、脂質的氧化程度常用化學方法來進行,如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脂質過氧化的終產物之一丙二醛的含量來評價脂質的過氧化程度。但化學方法存在靈敏度和精確度不高的問題,同時脂質過氧化其終產物比較復雜,除了丙二醛以外還有其他的醛類產物,會干擾測定結果的準確度和精度。
電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技術是檢測自由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自由基生物學和醫(yī)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技術。捕獲劑ST與自由基R·反應形成的自旋加合物R-ST具有相對較長的壽命而且有特征的ESR波譜,可以方便地在ESR波譜儀上檢測。活性氧自由基在食品的氧化腐敗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質量控制時,可以在食品生產的流程中定時地加入捕獲劑,定時采樣,然后在ESR波譜儀上檢測。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技術檢測海參加工過程中品質變化的方法,以解決利用化學方法檢測存在靈敏度和精確度不高的問題。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基于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技術檢測海參加工過程中品質變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自由基捕獲劑α-(4-吡啶基-1-氧)-N-叔丁基硝基酮加入到待檢測的海參試樣,使自由基捕獲劑的濃度為20-60mM;
步驟2,將步驟1獲得的混合樣品進行熱加工處理;
步驟3,熱處理后的樣品立即放入冰浴中保存,檢測時對樣品進行離心,用毛細管吸取上清液進行電子自旋共振檢測;電子自旋共振檢測的掃描條件為:中心磁場:3490-3510G;掃描寬度:50-100G;頻率:9.85GHz;衰減器:20.00dB;功率:1.50-2.50mW;接收增益:1.00×105-1.00×106;調制頻率:100kHz;調制幅度:1.00G;相位調變:0.00deg;偏移量:0.00%;時間常數:4000.00-6000.00msec;轉換時間:300.00-400.00msec。
本發(fā)明如上所述的基于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技術檢測海參加工過程中品質變化的方法,優(yōu)選地,在步驟1之前還包括海參試樣預處理,將新鮮的海參宰殺去臟、去筋,按1:3-1:10的重量配比加入pH5.5-8.0的磷酸鹽緩沖液,在冰浴條件下勻漿獲得海參試樣。
本發(fā)明如上所述的基于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技術檢測海參加工過程中品質變化的方法,優(yōu)選地,步驟2中的熱處理的條件為,75-121℃溫度下加熱時間10min-5h。更優(yōu)選地,步驟2中的熱處理的條件為,90-100℃溫度下加熱時間2-4h。
本發(fā)明如上所述的基于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技術檢測海參加工過程中品質變化的方法,優(yōu)選地,步驟3中的離心處理的條件為,在8000-13000rpm轉速,4-10℃的溫度條件下離心5-20min。更優(yōu)選地,步驟3中的離心處理的條件為,在6-8℃的溫度條件下離心10-16min。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是應用ESR技術檢測海參加工過程中氧化物質的生成,以反映海參在加工過程中的品質變化,為海參生產及加工提供理論參考,從而通過控制加工工藝參數來提高海參的品質。本發(fā)明為海參加工過程中的品質檢測提供更快速、準確的方法及明確的規(guī)范。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檢測結果圖;
圖2為實施例2的檢測結果圖;
圖3為實施例2的檢測結果圖;
圖4為實施例3的檢測結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guī)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購獲得的常規(guī)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工業(yè)大學,未經大連工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676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