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動機的增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486564.X | 申請日: | 2016-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5250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展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展文 |
| 主分類號: | F01D25/24 | 分類號: | F01D25/24;F04D17/12 |
| 代理公司: | 連云港潤知專利代理事務所32255 | 代理人: | 王彥明 |
| 地址: | 222000 江蘇省連云***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增壓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動機,特別涉及一種發動機的增壓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航空發動機主要有兩種類型:活塞式發動機和噴漆室發動機,無論哪種類型,作為航空發動機,需滿足功率重量比大、燃油消耗量小、迎風面積小、工作安全可靠、壽命長、維護修理方便的要求。現有的航空發動機是一種高度復雜和精密的機械,油門加大或減小,會出現喘振危害,提速不明顯,壓縮比不高,燃油消耗大,另外,對材料的要求也高。而在汽車領域,渦輪增壓在起步后或油門加大時,增壓明顯,在剛起步階段或油門小時增壓不明顯,且壓力不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省油動力大的發動機的增壓裝置。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是一種發動機的增壓裝置,包括裝在發動機排氣管路上的渦輪驅動機構,在所述渦輪驅動機構的背面設有與發動機進氣管路相接的壓氣裝置,壓氣裝置與渦輪驅動機構之間設有傳動機構;其特點是,所述的渦輪驅動機構包括渦殼,渦殼的正面設有與渦殼相接的外蓋,外蓋與渦殼構成了一個封閉的容積腔,渦殼上設有與排氣管路相接的廢氣進口,容積腔內設有容積式渦輪,所述容積式渦輪包括輪盤,輪盤的正面固定有增壓渦輪,增壓渦輪四周的輪盤上設有容積式葉輪,輪盤的背面設有伸出渦殼的增壓渦輪的輪軸,在容積式葉輪與增壓渦輪之間設有筒狀隔氣板,筒狀隔氣板與外蓋固定連接,
容積腔通過筒狀隔氣板分隔為內外腔室,筒狀隔氣板的壁上設有連通內外腔室的缺口,在外蓋上設有與內腔室相通的總排氣口;
廢氣經渦殼上的廢氣進口沿渦殼的切向進入容積腔的外腔室,推動容積式葉輪,從而推動容積式渦輪轉動;廢氣經由筒狀隔氣板的缺口進一步壓縮后,進入容積腔的內腔室,吹向容積式渦輪的增壓渦輪,加速容積式渦輪的的轉動,最后,廢氣從總排氣口排出。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所述的壓氣裝置包括壓氣殼體和多級離心壓縮機,壓氣殼體上設有與發動機進氣管路相接的壓氣進口,壓氣殼體內裝有壓氣葉輪,所述多級離心壓縮機包括將氣體壓向壓氣殼體內的多級離心壓縮機機組和相對于多級離心壓縮機機組反轉的內殼套筒,內殼套筒與壓氣葉輪固定相接,多級離心壓縮機機組的中心軸與增壓渦輪的輪軸共軸設置,多級離心壓縮機機組的中心軸穿過壓氣葉輪通過傳動機構與增壓渦輪的輪軸相接,壓氣葉輪滑動地裝在多級離心壓縮機機組的中心軸上。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所述的傳動機構為行星傳動機構,行星傳動機構的太陽輪輪軸與增壓渦輪的渦輪輪軸及多級離心壓縮機機組的中心軸連接為一體,行星傳動機構的行星架與壓氣殼體固定連接,行星傳動機構的外齒圈與壓氣葉輪相接,容積式渦輪正轉,帶動太陽輪輪軸及多級離心壓縮機機組正轉;外齒圈反轉,帶動壓氣葉輪及內殼套筒反轉。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在所述渦殼上設有蒸汽進口,蒸汽進口與纏繞在發動機燃燒室上的進水盤管相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在低氣壓時,通過容積式葉輪,帶動容積式渦輪轉動,從而帶動容積式渦輪的增壓渦輪轉動,避免了低氣壓時增壓渦輪產生的滯后現象,充分利用廢氣所做的功,待增壓渦輪啟動后,通過容積式葉輪和筒狀隔氣板,對廢氣進行壓縮,加速增壓渦輪的轉動,同時提高多級離心壓縮機的工作效率,在行星傳動機構的作用下,多級離心壓縮機機組與壓氣葉輪反向轉動,可獲得更多的壓縮氣體,提高壓氣的壓縮速度和效率,使得燃燒室內的燃料燃燒更充分,增加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其設計合理,具有壓縮比高、推重比高、省油及動力大的特點,適用于大型運輸機、民航客機及戰斗機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渦輪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以便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本發明,而不構成對其權利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展文,未經劉展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8656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機械式圓弧狀容積調節裝置
- 下一篇:雙防塵雙手把礦用單體液壓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