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回用一體化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62043.3 | 申請日: | 2016-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343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柯丁丁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石永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520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濃度 有機 廢水處理 一體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回用一體化裝置,屬于廢水處理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高濃度有機廢水一般是指由造紙、皮革、垃圾滲濾液、食品等行業排出的COD在2000mg/L以上的廢水。這些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纖維素等有機物,如果直接排放,會造成嚴重污染,所以必須采取措施處理污水。目前大部分有機廢水的處理采用生化處理方法進行處置,其設施存在占地面積大,投資成本高、施工期長、施工圖設計繁瑣等缺陷。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設計了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回用一體化裝置,該裝置解決了污水設施占地面積大、投資成本高、施工期長、施工圖設計繁瑣等問題,結構緊湊,設計合理,占地面積小,一次性投資小,操作簡單,污水處理運行成本低,適用范圍廣。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回用一體化裝置,該裝置依次設有厭氧池、缺氧池、MBR池、BAF池、超濾反滲透裝置和混凝沉淀池;
所述厭氧池設有厭氧反應器,為污泥床厭氧反應器,并通過水泵與回收調節池相連;具有污泥濃度高、處理負荷高,出水效果好的優點,通過厭氧池使高濃度有機廢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得到降解,作為后續好氧生物處理的預處理單元。
所述MBR池設有膜生物反應器,膜生物反應器起到提高污泥濃度、進而提高處理效率,同時對后續的超濾反滲透池起到預處理作用;利用膜生物反應器分離組件將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機物截留住。
所述BAF池為固定化微生物-曝氣生物濾池,底部設有微孔膜氣孔,微孔膜氣孔與鼓風機相連,在微孔膜氣孔上方設有生物膜載體,用于去除氨氮;
所述超濾反滲透裝置底部設有清水輸出口,另外還設有清洗裝置,定期對設備進行清洗;
所述混凝沉淀池上部設有廢水出水口,與回收調節池相連,將上層廢水輸回到回收調節池,混凝沉淀池下部設有污泥排出口,產生的污泥運通過污泥排出口排出后運送到垃圾填埋場;另外,混凝沉淀池頂部還設有加藥裝置,通過加藥系統添加PAC、PAM處理。
本發明一體化裝置依次通過厭氧池降解大分子有機物,缺氧池和MBR池可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去除有機物、氨氮和總氮,BAF池可去除氨氮,超濾反滲透裝置使出水達到回用水標準,產生的濃水進入混凝沉淀池,用混凝沉淀的方法去除,混凝沉淀后上層廢水回到調節池,污泥運送到垃圾填埋場,結構緊湊,設計合理,操作簡單。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該裝置解決了污水設施占地面積大,投資成本高、施工期長、施工圖設計繁瑣等問題,結構緊湊,設計合理,占地面積小,一次性投資小,操作簡單,污水處理運行成本低,適用范圍廣。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厭氧池、2-缺氧池、3-MBR池、4-BAF池、5-超濾反滲透裝置、6-混凝沉淀池、7-厭氧反應器、8-膜生物反應器、9-微孔膜氣孔、10-清水輸出口、11-污泥排出口、12-鼓風機、13-水泵、14-加藥裝置、15-清洗裝置、16-廢水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回用一體化裝置,該裝置依次設有厭氧池1、缺氧池2、MBR(膜生物反應器)池3、BAF池(曝氣生物濾池)4、超濾反滲透裝置5和混凝沉淀池6;
厭氧池1底部設有厭氧反應器7,為污泥床厭氧反應器,通過水泵13與回收調節池相連;
MBR池3設有膜生物反應器,膜生物反應器起到提高污泥濃度、進而提高處理效率,同時對后續的超濾反滲透池起到預處理作用;
BAF池4底部設有微孔膜氣孔(微孔曝氣器)9,微孔膜氣孔9與鼓風機12的空氣進氣管道連接,在微孔膜氣孔9上方設有生物膜載體,用于去除氨氮;
超濾反滲透裝置5底部設有清水輸出口10,另外超濾反滲透裝置5一側還設有清洗裝置15,定期對設備進行清洗;
混凝沉淀池6上部設有廢水出水口16,與回收調節池相連,將上層廢水輸回到回收調節池,混凝沉淀池6下部設有污泥排出口11,產生的污泥運通過污泥排出口11排出后運送到垃圾填埋場;另外,混凝沉淀池6頂部還設有加藥裝置14,通過加藥系統添加PAC、PAM處理。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石永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黃石永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6204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端子臺(ST1A16N)
- 下一篇:端子臺(SY1A03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