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及其拼合結構和調焦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41386.1 | 申請日: | 2016-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55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黃旭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眾瑞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 44298 | 代理人: | 李龍飛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薄形化 直角 轉折 成像 透鏡 及其 拼合 結構 調焦 裝置 | ||
1.一種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透鏡,貼近于物方,整體為凸凹形狀,焦距為負值;
棱鏡,貼近于前透鏡的凹面,棱鏡的主截面與前透鏡的主軸形 成45°夾角;
負透鏡,貼近于棱鏡的出射面,整體為雙凹形狀,焦距為負值, 負透鏡的主軸與前透鏡的主軸形成直角;以及
后透鏡,貼近于成像面的后方,整體為雙凸形狀,焦距為正值, 后透鏡的主軸與負透鏡的主軸重合并與前透鏡的主軸形成直 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 于:前透鏡的凹面口徑D與凹面的曲率半徑R的比值滿足1.5 <D/R<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 于:棱鏡的折射率n2與前透鏡n1的比值滿足0.9≤n2/n1≤1.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 于:后透鏡的兩側鏡面中至少一個為非球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 于:成像面位置設有感光芯片。
6.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 透鏡組的調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透鏡鏡座,用于承載前透鏡;
棱鏡鏡座,用于承載棱鏡,棱鏡鏡座與前透鏡的主軸形成45° 夾角;
成像透鏡群鏡座,內部承載有負透鏡、后透鏡;以及
芯片座,用于承載感光芯片,可沿著負透鏡、后透鏡的主軸方 向移動;
成像透鏡群鏡座外殼上設有多條直線溝槽,直線溝槽的直線延 伸方向與負透鏡、后透鏡的主軸相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的調焦裝 置,其特征在于:多條直線溝槽沿著負透鏡、后透鏡的主軸截 面的周圈間隔布置。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的調焦裝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線溝槽為3至12條。
9.一種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拼合結構,由兩個權利要求1 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拼合而成,其 特征在于:
第一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中的第一棱鏡,與第二薄形化 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中的第二棱鏡兩者相背對稱拼合,
第一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中的第一前透鏡的主軸,與第 二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中的第二前透鏡的主軸相重合,
而且第一前透鏡的中心點、第二前透鏡的中心點、以及第一棱 鏡和第二棱鏡拼合的中心點形成一條直線。
10.一種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拼合結構的調焦裝置,由兩個 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的 調焦裝置拼合而成,其特征在于:
第一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的調焦裝置中的第一棱鏡鏡 座,與第二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的調焦裝置中的第二棱 鏡鏡座兩者相背對稱拼合,
第一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中的第一前透鏡的主軸,與第 二薄形化直角轉折成像透鏡組中的第二前透鏡的主軸相重合,
而且第一前透鏡的中心點、第二前透鏡的中心點、以及第一棱 鏡和第二棱鏡拼合的中心點形成一條直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眾瑞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眾瑞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4138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變焦鏡頭
- 下一篇:可小型化的短焦投影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