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手套編織機的前置滾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59117.0 | 申請日: | 2016-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7177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31 |
| 發明(設計)人: | 羅賢高;朱科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金犁勞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5/00 | 分類號: | D04B15/00 |
| 代理公司: | 荊州市亞德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42216 | 代理人: | 陳德斌 |
| 地址: | 4343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手套 織機 前置 滾筒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手套編織機的前置滾筒,屬手套編織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勞保手套以手套機編織的手套為主,由于手套編織機編織工藝的限制,這種手套在大拇指與食指間的虎口處沒有采用耐磨加強的處理,在使用這種手套的過程中,大拇指和食指間的虎口處由于是抓握物件時的主要受力處,所以手套的虎口處通常是先于手套其他各部位磨損壞掉,嚴重降低了手套的使用壽命,增加了企業購置手套的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對手套大拇指和食指間的虎口有耐磨加強處理的用于手套編織機的前置滾筒。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手套編織機的前置滾筒,它由滾筒本體、大拇指滾條組、食指滾條組、中指滾條組、無名指滾條組和小拇指滾條組構成,其特征在于:滾筒本體成圓筒狀,滾筒本體外表圓周上均布有滾齒,滾筒本體上通過滾齒從左至右依次安裝有大拇指滾條組、食指滾條組、中指滾條組、無名指滾條組和小拇指滾條組,大拇指滾條組和食指滾條組之間的滾筒本體上裝有四掌心滾條,大拇指滾條組和小拇指滾條組之間的滾筒本體上裝有羅口滾條。
所述的大拇指滾條組、食指滾條組、中指滾條組、無名指滾條組和小拇指滾條組在滾筒本體圓周上呈螺旋狀設置。
滾筒本體的軸向滾齒數量每行為49個,滾筒本體的周向滾齒數量每行為39個。
所述的大拇指滾條組、食指滾條組、中指滾條組、無名指滾條組和小拇指滾條組分別由6根滾條構成;各滾條組頂部和底部的滾條長度相等,頂部和底部滾條之間的滾條長度由上至下依次遞增。
所述的大拇指滾條組和食指滾條組最下方的滾條、以及四掌心滾條和羅口滾條的截面分別為半圓形,其頂部為平面;大拇指滾條組和食指滾條組最下方的滾條、以及四掌心滾條和羅口滾條的頂部平面一端分別設置有不同針位的凸起。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用于手套編織機的前滾筒裝置,在配合手套編織機的編織過程中,可以編織出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虎口處有耐磨的加強筋,有效提高了由手套編織機編織的手套的耐磨損、耐高溫的性能,極大的提高了手套的使用壽命,解決了現有手套虎口處率先磨損報廢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的平面展開圖;
圖3為圖1的A處放大圖;
圖4為圖2中大拇指滾條組最底端滾條的截面圖;
圖5為圖2中食指滾條組最底端滾條的截面圖;
圖6為圖2中四掌心滾條的截面圖;
圖7為圖2中羅口滾條的截面圖。
圖中:1、滾筒,2、滾齒,3、大拇指滾條組,4、食指滾條組,5、中指滾條組,6、無名指滾條組,7、小拇指滾條組,8、四掌心滾條,9、羅口滾條。
具體實施方式
該用于手套編織機的前置滾筒,它由滾筒1本體、大拇指滾條組3、食指滾條組4、中指滾條組5、無名指滾條組6和小拇指滾條組7構成,其特征在于:滾筒1本體成圓筒狀,滾筒1本體外表圓周上均布有滾齒2,滾筒1本體上通過滾齒2從左至右依次安裝有大拇指滾條組3、食指滾條組4、中指滾條組5、無名指滾條組6和小拇指滾條組7,大拇指滾條組3和食指滾條組4之間的滾筒1本體上裝有四掌心滾條8,大拇指滾條組3和小拇指滾條組7之間的滾筒1本體上裝有羅口滾條9。
所述的大拇指滾條組3、食指滾條組4、中指滾條組5、無名指滾條組6和小拇指滾條組7在滾筒1本體圓周上呈螺旋狀設置。
滾筒1本體的軸向滾齒數量每行為49個,滾筒1本體的周向滾齒2數量每行為39個。
所述的大拇指滾條組3、食指滾條組4、中指滾條組5、無名指滾條組6和小拇指滾條組7分別由六根滾條構成;各滾條組頂部和底部的滾條長度相等且各滾條組頂部和底部的滾條為滾條組中的最長滾條,頂部和底部滾條之間的滾條長度由上至下依次遞增。
所述的大拇指滾條組3和食指滾條組4最下方的滾條、以及四掌心滾條8和羅口滾條9的截面分別為半圓形,其頂部為平面;大拇指滾條組3和食指滾條組4最下方的滾條、以及四掌心滾條8和羅口滾條9的頂部平面一端分別設置有不同針位的凸起。其中,大拇指滾條組3的底端滾條占有13個針位,且從左至右的第13個針位處的滾條凸起;食指滾條組4的底端滾條占有12個針位,且最左側的第一個針位處的滾條凸起;所述的四掌心滾條8占有39個針位,且從左至右第一個針位處的滾條凸起,所述的羅口滾條9占有49個針位,且從左至右第二個和第三個針位處的滾條凸起,間隔一個針位處的滾條后,再凸起兩個針位處的滾條,前面的48個針位處的滾條按照如前所述的方式設置,第49個針位處的滾條不做凸起設置,正是由于這種針位處的滾條凸起,配合在手套編織機的工作中,由封口拉刀下行一半的動作來完成手套編織過程中對大拇指和食指處虎口的耐磨堅強筋的編織,提高了手套的耐磨損、耐高溫的性能,極大的提高了手套的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金犁勞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北金犁勞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591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