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向進料礦倉卸料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103999.1 | 申請日: | 2016-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0037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立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華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18 | 分類號: | B65G47/18;B65G47/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偉智信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11325 | 代理人: | 張岱 |
| 地址: | 243005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向 進料 卸料 系統 | ||
1.一種雙向進料礦倉卸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兩排礦倉、設置在兩排礦倉兩端的兩個通廊、分別與所述兩個通廊連接的兩個帶式輸送機以及與兩個帶式輸送機配合的兩雙向分料卸料車;所述兩帶式輸送機平行設置,所述兩帶式輸送機運行方向相反;
所述雙向分料卸料車包括車架、設置在車架上的分料裝置和卸料裝置和可逆帶式輸送機;所述車架底部兩側設置有兩行走機構;所述車架包括朝向相反的兩子車架,所述兩子車架的尾部相互連接;所述分料裝置包括分料漏斗、托輥組和改向滾筒組,所述分料漏斗包括第一卸料出口和第二卸料出口,所述第一卸料出口與第二卸料出口相交處設置有分料板,當所述分料板向第一卸料出口方向轉動到極限位置時,所述第二卸料出口出料,當所述分料板向第二卸料出口方向轉動到極限位置時,所述第一卸料出口出料;所述兩卸料裝置的兩個第一卸料口的連線與所述兩子車架前后方向垂直;所述卸料裝置包括托輥組、改向滾筒組和卸料漏斗;所述卸料漏斗的出口和所述分料漏斗的第一卸料出口對齊設置;所述可逆帶式輸送機設置在所述第一卸料出口和卸料漏斗的出口下方;所述分料裝置和所述卸料裝置朝向相反,所述分料裝置和所述卸料裝置分別與兩帶式輸送機配合;
所述帶式輸送機與一個分料裝置和一個卸料裝置配合,所述分料裝置設置在所述卸料裝置前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雙向進料礦倉卸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向滾筒組包括設置在卸料漏斗內的第一滾筒和設置在第一滾筒前下方的第二滾筒;所述托輥組包括由前向后、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若干托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雙向進料礦倉卸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輥組的各托輥和所述第一滾筒有一個公切面,所述公切面在所述各托輥和所述第一滾筒的上方。
4.如權利要求1所述雙向進料礦倉卸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機構包括滾輪和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與所述車架連接;所述兩行走機構的滾輪分別與兩條行走軌道配合。
5.如權利要求2所述雙向進料礦倉卸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車架包括水平設置的底部支架、在所述底部支架后部設置的豎直支架、以及連接所述底部支架前端和所述豎直支架頂端的斜撐支架;所述托輥組設置在所述斜撐支架上,所述第一滾筒設置在所述斜撐支架的頂端,所述第二滾筒設置在所述斜撐支架下方的水平支架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雙向進料礦倉卸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帶式輸送機的兩端下方均設置有二次卸料漏斗,所述二次卸料漏斗與所述車架連接。
7.如權利要求2所述雙向進料礦倉卸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向滾筒組的第一滾筒和第二滾筒之間的皮帶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15°~60°。
8.如權利要求1所述雙向進料礦倉卸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帶式輸送機皮帶的寬度與運行速度的乘積為可逆輸送量,所述帶式輸送機皮帶的寬度與速度乘積為運載輸送量,所述可逆輸送量不小于所述兩帶式輸送機的運載輸送量之和。
9.如權利要求8所述雙向進料礦倉卸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帶式輸送機皮帶的寬度不小于所述帶式輸送機皮帶的寬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華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華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10399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煙梗有機肥及其制造、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種納米尺寸氮化釤粉末及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