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錯位硅酸鐵鋰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97411.6 | 申請日: | 2016-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623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倪江鋒;王文聰;李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58 | 分類號: | H01M4/58;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中南偉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陽 |
| 地址: | 2151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錯位 硅酸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涉及鋰離子電池領域,尤其涉及用于鋰離子電池的高性能硅酸鐵鋰正極材料。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高能量鋰離子電池需求的日益增加,尋找高能量密度的電池正極材料成為世界各國研究者的工作重點。近年來聚陰離子結構的硅酸鹽材料如Li2FeSiO4、Li2MnSiO4由于其較高的能量密度而備受關注。這些硅酸鹽材料其理論上可以脫嵌兩個鋰離子,比容量高達330mAhg-1,是目前商業化正極材料的2倍。由于Li2MnSiO4在循環過程中結構逐漸無定形化而喪失大部分電化學特征,因此,Li2FeSiO4是硅酸鹽正極中最有應用前景的材料。
盡管Li2FeSiO4具有雙電子反應的理論容量,然而大多數情況下研究者都只獲得單電子反應的容量,這主要是由于Li2FeSiO4材料充放電的動力學極化嚴重,同時Fe3+/Fe4+電對的電位偏高,超出目前常規有機電解液的穩定電化學窗口。為了提高Li2FeSiO4材料的實際容量,研究者們設計了多種改進方案。中國專利(申請號:201510061167.3,一種高倍率硅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公布了制備納米多孔硅酸鐵鋰的辦法;中國專利(201410136971.9,類石墨烯摻雜鋰離子電池硅酸鐵鋰復合正極材料制備方法)公布了石墨烯包覆硅酸鐵鋰的辦法;中國專利(201210207841.0,一種釩摻雜硅酸鐵鋰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公布了釩摻雜硅酸鐵鋰的制備辦法。以上方案都可以有效地改善電子和離子的動力學傳輸性能,從而提高正極材料的實際充放電容量。不過,由于鋰電池陰極材料是一種電子和離子的混合導體,材料的電子得失總是伴隨著鋰離子的嵌脫。在常規Li2FeSiO4中,可脫嵌的鋰離子有2個,而由于電壓的限制,參與反應的電子數卻只有1個。也就是說,Li2FeSiO4可反應的鋰離子和電子數目在充放電過程中是不匹配的。可見以上方案對限制容量的電壓問題卻幾乎無能為力。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匹配的反應電子數和離子數、提高材料的實際可逆容量的錯位硅酸鐵鋰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錯位硅酸鐵鋰,含有Li/Fe錯位結構,并具有一般聚陰離子硅酸鹽晶格結構以及Li2-2xFe1+xSiO4限定式,其中x的范圍為0<x≤0.5。
進一步的,所述一般聚陰離子硅酸鹽晶格結構在引入所述Li/Fe錯位結構后保持不變。
進一步的,含有所述Li/Fe錯位結構的一般聚陰離子硅酸鹽晶格結構為電荷中性。
進一步的,所述硅酸鐵鋰通過將含有鋰源、鐵源和硅源的化合物按比例混合均勻,然后在惰性氣氛下進行鍛燒得到。
借由上述方案,與現有硅酸鐵鋰材料相比,本發明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通過在本發明的硅酸鐵鋰材料晶格中引入Li/Fe陽離子的錯位,來更好地匹配可反應的離子和電子數,從而將部分高電壓區間的儲鋰容量轉移到低電壓區間來,提高材料的實際可逆容量;
(2)當Li/Fe陽離子的錯位量為0.333,鋰離子與電子轉移反應的數目達到完全均衡,此時單電子反應的容量為203mAhg–1,比Li2FeSiO4的單電子容量高出23%;
(3)錯位結構的材料比正常結構材料具有更低的離子遷移活化能,同時,錯位可以避免電極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的結構重排,提高材料的充放電循環性能。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單電子反應理論容量與Li/Fe錯位量的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74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