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輪作體系中秸稈全量還田生物消解修復土壤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86892.0 | 申請日: | 2016-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3801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30 |
| 發明(設計)人: | 唐衛東;趙永新;陸嘉偉;李欣欣;陳碩聞;陳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C09K17/32;C09K10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城創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54 | 代理人: | 劉伍堂 |
| 地址: | 20003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輪作 體系 秸稈 還田 生物 消解 修復 土壤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壤改良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輪作體系中秸稈全量還田生物消解修復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稻麥兩熟區面積廣,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兩岸、蘇北、淮北、河南等部分地區,是糧食主產區。本地區土壤肥力好,光溫熱資源足,年雨量豐富,糧食出產量高,種植業、養殖業相對較發達,經濟富裕,人均收入高;同時農副產物多,秸稈出產量也相當多。上世紀80年代以前,作物秸稈多用于動物飼料,生活燃料,部分用于食用菌加工業等生產原料。時代在發展,農村燃料改用液化煤氣、石油氣,并且不再養殖耕牛,大量秸稈來不及消化轉化,成為社會負擔,堆積而成污染源。
稻麥秸稈還田技術在60年前已列入培肥土壤研究課題。兩個障礙因素阻礙稻麥秸稈全量還田。一是秸稈還田量多,畝產鮮秸稈二、三千公斤,農耕機械少,耕作層淺,鮮草多,無法翻耕入土,無法快速降解分解秸稈纖維;二是麥田壯苗生長需要速效養分,稻草腐熟細菌分解必需速效養分,氮素是爭奪對象,每畝化肥使用量不夠,麥苗缺氮長得黃而瘦弱,農民不愿采用秸稈還田技術。大多采用就地焚燒,資源浪費,又危及環境。隨著各地禁燒令出臺,政府補貼秸稈還田措施,每畝化肥用量遞增,大型農機政府有補助,農機具費用得到保障,綜合因素有利于稻麥秸稈還田。
杭嘉湖地區、上海市是稻麥高產技術推廣的高效地區,過去基本上靠勞動力完成的,現在勞動力大批轉移,工價猛漲,精細技術難于實施,粗放栽播稻麥,影響糧食產量的穩定和食品安全。因此,研發創新一套改良培肥土壤,省工省力,新技術帶動稻麥秸稈還田方式方法,農民經濟能力可以接受,方便技術部門掌握,推廣普及有成效,具體地說就是增產提質增收獲得效益的措施才是理想的追求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為兩熟區秸稈還田節約資源,節省人工,全量秸稈還田,提高消解礦化效率,提供一種輪作體系中秸稈全量還田生物消解修復土壤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輪作體系中秸稈全量還田生物消解修復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收割作物的同時,將作物秸稈全量留于耕田中;
(2)將作物秸稈切割、粉碎為5~15厘米長度的秸稈段;
(3)在作物秸稈段進行剪切粉碎的同時,均勻地噴灑木霉菌專用消解液,每畝噴灑木霉菌專用消解液50~80kg,一次噴灑完成;
(4)作物秸稈段的切口會有傷流液滲出,把木霉菌專用消解液接種在秸稈切口滲出的傷流液上,通過傷流液的養分和水分,使木霉菌能順利進入秸稈內部生長繁殖;
(5)將接種過木霉菌專用消解液的作物秸稈段平撒于耕田中;
(6)在平鋪作物秸稈上撒施固體氮化肥,每畝撒施10~30kg;
(7)撒施氮化肥的同時將作物秸稈用驊犁翻耕入土;
(8)利用木霉菌代謝過程中富產纖維素降解酶的特征,可快速腐解秸稈纖維,加速轉化、腐植礦化,產生速效養分,供后續栽種的作物吸收利用;
(9)分解腐植后的秸稈增加了土壤的有機質,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改良了土壤的農業適耕性。
所述的木霉菌專用消解液包括木霉菌劑、水,其重量百分比為10%:90%,所述的木霉菌劑包括木霉菌粉、中微量元素,其重量百分比為95%:5%,每克木霉菌粉中含菌量為2億~2.5億個。
所述的中微量元素包括硼、鉬和鋅中的全部。
所述的耕田為綠肥—水稻輪作對接田或者冬閑田—水稻輪作對接田或者小麥大麥—水稻輪作對接田或者油菜籽—水稻輪作對接田或者年際間輪作換茬互換對接田。
所述的作物秸稈為成熟可收且新鮮的稻草秸稈或者大麥秸稈或者小麥秸稈或者玉米秸稈或者油菜秸稈或者蠶豆秸稈。
所述的氮化肥為碳銨、硫銨、尿素。
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采用一種輪作耕作體系中消解還田秸稈修復土壤的方法,消解還田秸稈年復一年實施,問題土壤會修復,貧瘠土壤會肥沃,板結土壤會疏松通氣,死土會變活土,菌群會共生;收種過程中秸稈還田的生防效果綜合效應明顯,成本降低,減肥減藥,增產增收,土壤生態得以改良。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大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68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擺動頻率可調節的農用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施肥起壟一體機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