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裝配式綜合管廊接縫處抗沉降防水構造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82102.1 | 申請日: | 2016-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353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仝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潤國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16 | 分類號: | E02D29/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配式 綜合 接縫 沉降 防水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綜合管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裝配式預制綜合管廊接縫處抗沉降防水構造。
技術背景
綜合管廊在市政道路下建造一個地下管廊,將排水、熱力、燃氣、電力、通信、廣電等市政管線匯聚并集中鋪設納入其中,并設置專門的檢修口、投料口等設施,統一建設管理,省去管線自身獨立的構筑物和土方開挖,可以有效集約化的利用空間資源。其優點為:一次開挖,集中施工,避免了同一路段重復開挖;極大方便了電力、通信、燃氣、供排水等市政設施的維護和檢修,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費用和工程管線的維修費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類管線的耐久性;減少了道路的桿柱及各種管線的檢查井、室等,優美了城市的景觀;綜合管廊內管線布置緊湊合理,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間,節約了城市用地。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27號),明確提出穩步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在多個大中城市開展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
不同形式的地下綜合管廊,其斷面形式、容納管線種類、造價、維修及管理均有所不同。目前,已建成或正建設部分地下綜合管廊,絕大部分采用現澆式和在工廠里采用離心或振搗澆筑成一個整體運送到施工現場。這兩種方法都存在很大的不足:現場澆筑箱涵施工周期長、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受天氣、現場條件影響大,對周圍環境產生巨大的污染、施工質量也不穩定,成本高,同時對土壤造成污染;工廠化生產的整體箱涵,管廊成型時間長,工藝步驟繁瑣,施工成本高,運輸、吊裝困難,尤其是大型的箱涵,生產設備和吊裝設備投入巨大,而超大規格的箱涵難有生產設備也無法制造。
現有片狀裝配式管廊施工優點是:制造簡單,片狀構件運輸,吊裝方便,工廠化生產,質量可控,綜合成本低,相對于混凝土板狀構件組裝施工周期可大大提前,且基本不影響道路通行,適用范圍廣,經濟環保。由于采用裝配式結構,箱涵的規格尺寸可以制造到超大尺寸,不再受限于制造和運輸等外部條件,解決了現有現澆、整體預制技術中存在的問題,但是由于是片狀安裝,當管廊基礎發生不均勻沉降以及管廊其他原因造成的變形時管廊接縫處容易漏水而影響使用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彌補現有裝配式管廊施工接縫處防水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在裝配式管廊的所有接縫處設置了散狀防水材料進行防水,解決了管廊沉降變形而造成的漏水難題。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裝配式綜合管廊接縫處抗沉降防水構造,包括相鄰兩節管廊的底板墊層處預留凹槽,底板安裝之前凹槽內裝滿散狀防水顆粒或防水粉末,立板與頂板、頂板與頂板、立板與立板、立板與底板之間接縫處槽形板安裝并灌注滿散狀防水顆粒或者防水粉末。
其中所述的相鄰的兩節管廊底板墊層處預留凹槽的中心線沿著管廊橫向并和相鄰管廊承插口對縫中心線吻合,凹槽的寬度2~50cm、深度為2~10cm、長度比管廊寬度長5~50cm。
其中所述的立板與頂板、頂板與頂板、立板與立板、立板與底板之間接縫處槽形板為:工程塑料、PVC、UPVC,環氧樹脂、聚氨酯、聚苯乙烯、鋼板、鐵皮、鍍鋅鐵皮、纖維制品等材料制作而成,槽形板的規格為:寬度2~50cm、深度為2~10cm,長度為1~600cm。
其中所述的立板與頂板接縫處槽形板安裝為立式水平安裝,雙側固定,上面間斷敞口留作灌注防水材料口。
其中所述的頂板與頂板接縫處槽形板安裝為水平安裝,單側固定,上面間斷敞口留作灌注防水材料口。
其中所述的立板與底板接縫處槽形板安裝為立式水平安裝,雙側固定,上面間斷敞口留作灌注防水材料口。
其中所述的立板與立板接縫處槽形板安裝為水平垂直安裝,單側固定,上端敞口留作灌注防水材料口。
其中所述的灌注滿散狀防水顆粒或者防水粉末為現有技術能夠生產的所有顆粒狀、粉狀的有機、無機普通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等防水材料,以上材料包括天然形成和人工合成的,人工表面改性的,防水顆粒或粉末狀可以是天然的或經過加工而成的。
圖1為墊層預留凹槽施工圖。
圖2為墊層預留槽和管廊后位置圖。
圖3為墊層凹槽填注防水材料后圖。
圖4為管廊接縫防水裝置安裝后側視圖。
圖5為管廊接縫防水裝置安裝后俯視圖。
圖6為管廊接縫裝置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潤國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潤國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21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