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下室后澆帶系統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69384.1 | 申請日: | 2016-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610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景秋;鄧志翔;鐘志鋒;周棣鵬;陳民;江德機;甘立里;梁錫立;譚榮森;謝偉峰;梁藝銘;梁榮湛;鐘文深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廣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第一裝修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16 | 分類號: | E02D29/16;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室 后澆帶 系統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地下室側壁后澆帶防滲漏結構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組合井設置步驟:挖土方至基坑底部,并在后澆帶預留位置的外側設置組合井,通過在組合井內設置排水組件,通過組合井對后澆帶預留位置的水進行聚集,并利用排水組件將水排出;
后澆帶防滲漏步驟:在后澆帶預留位置的外周設置砌筑灰砂磚墻、圈梁及角柱,并在后澆帶預留位置澆筑后澆帶;所述灰砂磚墻與地下室側壁連接并圍合在組合井外周,所述灰砂磚墻、圈梁及角柱共同形成防滲漏結構,所述防滲漏結構圍合的空間與后澆帶預留位置對齊;
防水層設置步驟:在防滲漏結構內對后澆帶裝模并澆搗混凝土后,將后澆帶拆模后在所述防滲漏結構及地下室側壁上設置防水層;
封堵步驟:在所述防滲漏結構圍合的空間內綁扎抗裂鋼筋,在防滲漏結構上裝模,并在綁扎抗裂鋼筋位置處澆搗抗滲混凝土;
所述組合井設置步驟中在后澆帶預留位置的外側設置組合井過程包括:步驟A1,在后澆帶預留位置外側的基坑底部開設集水坑;
步驟A2,在集水坑內放置疏水層及鋼筋籠;所述疏水層位于鋼筋籠的外側,該鋼筋籠內放置所述排水組件;該鋼筋籠用于保護所述排水組件;
步驟A3,在集水坑外周的頂面上澆筑混凝土;
所述灰砂磚墻與地下室的側壁固接;所述角柱固定在灰砂磚墻與灰砂磚墻連接的位置處,所述圈梁固定地架設在角柱上并與灰砂磚墻及地下室的側壁固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側壁后澆帶防滲漏結構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灰砂磚墻、圈梁及角柱共同形成防滲漏結構的過程包括:
步驟B1,在組合井外周利用鋼筋建立角柱支架及圈梁支架;
步驟B2,在角柱支架與地下室墻體之間砌筑所述灰砂磚墻,該處的灰砂磚墻與地下室的側壁連接;在角柱支架與角柱支架之間分別砌筑所述灰砂磚墻;所述灰砂磚墻朝向角柱支架的一側設置有馬牙槎;
步驟B3,通過混凝土對角柱支架及圈梁支架進行填堵;同時通過混凝土將馬牙槎位置振搗密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側壁后澆帶防滲漏結構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支架至少包括兩圈;所述灰砂磚墻的數量小于或等于與圈梁支架的數量;灰砂磚墻與圈梁分別由下往上依次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地下室側壁后澆帶防滲漏結構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附加防水過程:所述防滲漏結構與地下室側壁位置增加防水附加層;該防水附加層與防滲漏結構的表面及地下室側壁的表面貼合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地下室側壁后澆帶防滲漏結構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回填過程:在所述防滲漏結構的外側回填土;回填土低往高的方向分層均勻鋪填,并分別對每一層土進行夯實。
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地下室側壁后澆帶防滲漏結構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后澆帶預留位置澆筑后澆帶之前,通過排水組件將組合井內的積水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廣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第一裝修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廣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第一裝修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938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模擬復合地基豎向荷載傳遞機理的離心試驗模型測試系統
- 下一篇:一種智能窨井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