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空間分布位置的預測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69160.0 | 申請日: | 2016-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543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升東;王真理;李學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科聯衡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V1/30 | 分類號: | G01V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寶筠 |
| 地址: | 100029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尺度 均勻 質體 空間 分布 位置 預測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空間分布位置的預測方法和裝置。該方法和裝置利用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的繞射地震波的特點,從疊前共偏移距道集中提取繞射波信息,并對繞射波信息進行偏移成像,接著對繞射波成像體有利于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空間分布預測的屬性分析,最終提取到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的空間分布參數,根據提取到的空間分布參數從而實現對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空間分布位置的預測。因此,該方法解決了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空間分布的預測,是復雜構造地區的地質體預測的有效工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質勘探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預測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地質勘探開發技術的發展,一些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如滅塵點、小斷塊、裂縫等的探測越來越受到工業界重視。這些異常體的位置信息對識別油氣儲層有著重要意義。
然而,在地震勘探開發領域,傳統的地震數據處理通常只利用反射波來獲取地下地質構造信息,這種地震數據處理方式對大尺度連續地質體例如層狀沉積地層成像較好,而針對尺度較小的地質體,其反射波成像中往往表現為雜亂反射,與噪音難以區分開來。
因此,利用傳統的地震數據處理方式很難探測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的空間分布情況。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發明人研究發現,在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區域,繞射地震波發育明顯,具有能量較弱,但成像分辨率高、識別能力強的特點,因此,通過對繞射波運動學和動力學特征分析,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繞射波信息的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空間分布位置的預測方法和裝置,以解決利用傳統的地震數據處理方法很難探測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的空間分布情況。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空間分布位置的預測方法,包括:
從疊前共偏移距道集中提取繞射波信息;
對所述繞射波信息進行偏移成像,形成繞射波成像體;
對所述繞射波成像體進行有利于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空間分布預測的屬性分析;
提取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的空間分布參數;
根據所述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的空間分布參數預測所述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的空間分布位置。
可選地,所述對所述繞射波成像體進行有利于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空間分布預測的屬性分析,具體包括:
通過螞蟻體技術和繞射波能量檢測技術對所述繞射波成像體進行有利于小尺度非均勻地質體空間分布預測的屬性分析。
可選地,所述從疊前共偏移距道集中提取繞射波信息,包括:
獲取地震數據;
將所述地震數據分選為共中心點道集數據;
對共中心點道集數據進行動校正;
將動校正后的共中心點道集數據分選為共偏移距道集;
對所述共偏移距道集進行規則化處理;
在規則化處理后的共偏移距道集上,利用反射波同相軸局部傾角和相鄰地震道數據,預測反射波同相軸;
從規則化處理后的共偏移距道集上對反射波進行自適應衰減,殘余的數據即為動校正處理后的繞射波數據;
對所述動校正處理后的繞射波數據進行反動校正處理,獲取最終分離的繞射波信息。
可選地,所述在規則化處理后的共偏移距道集上,利用反射波同相軸局部傾角和相鄰地震道數據,預測反射波同相軸之前,還包括:獲取反射波同相軸局部傾角。
可選地,所述獲取反射波同相軸局部傾角,具體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科聯衡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經北京中科聯衡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916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