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定量分析微塑料在水生生物體內富集分布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30237.3 | 申請日: | 2016-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5174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宴;陸熠峰;鄧永鋒;任洪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黃智明 |
| 地址: | 21009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定量分析 塑料 水生 生物 體內 富集 分布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定量分析微塑料在水生生物體內富集分布的方法,是一種基于熒光示蹤技術的水生生物體內微塑料定量檢測方法,屬于環境污染物檢測領域。其步驟為:選擇受試熒光微塑料和模式水生生物進行染毒實驗;采集目標組織樣品;硝酸消解組織,得到的消解液定容;配制不同濃度梯度的熒光微塑料懸濁溶液,根據熒光光譜儀測定的熒光值得到標準曲線;測定樣品溶液的熒光值,基于標準曲線得到相應組織樣品中微塑料含量。本發明技術方案能有效對攝入水生生物體內的微塑料進行準確定量,達到檢測微塑料在生物體內的富集和分布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污染物檢測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定量分析微塑料在水生生物體內富集分布的方法,是一種基于熒光示蹤技術的微塑料顆粒定量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塑料因其高穩定性、持久性和耐腐蝕性得到廣泛使用,而大量的塑料使用和排放給環境帶來日益嚴重的污染,尤其是小尺寸塑料垃圾。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指粒徑小于5μm的塑料顆粒、碎片、纖維等,來源于工業原始塑料材料、個人護理品或由大粒徑塑料降解而來。無脊椎動物(甲殼類、雙殼軟體類、多毛環節類)、脊椎動物(海鳥、海魚)甚至哺乳動物(鯨魚)都能攝入MPs,并且MPs能通過食物鏈從低營養級傳遞到高營養級,從而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MPs的廣泛存在和潛在危害引起了全世界范圍的研究熱潮。目前的研究重點在于闡明MPs在水生生物體內的富集和分布。現有的檢測方法以定性為主,主要通過顯微鏡進行觀察計數,進而得到MPs在生物體內的大致情況。現有方法的不足之處在于:(1)處理過程中存在主觀性。顯微鏡觀察計數時,區分MPs和其他類似物質(如砂礫)存在主觀性和難以分辨性,易產生偏差。(2)實驗結果只能定性,無法進行準確定量。
熒光示蹤技術由于高靈敏度和選擇性,常被用來觀察目標物的位置和進行定量測量,而將該技術應用于定量檢測MPs在水生生物體內的富集和分布,可以大大提高檢測的精準度,且尚無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方法不能準確分析MPs在水生生物體內的富集和分布的難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定量分析微塑料在水生生物體內富集分布的方法該方法主要是通過熒光示蹤技術實現,檢測靈敏度高,重復性好。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定量分析微塑料在水生生物體內富集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染毒實驗:選擇熒光標記的微塑料顆粒作為受試物,配制染毒物質溶液體系,以去離子水作為空白對照,選取水生生物作為受試生物,進行染毒實驗;
(2)樣品采集:染毒周期結束后,解剖受試生物,采集目標組織器官,冷凍干燥后稱重;
(3)組織消解:將步驟(2)中的凍干組織置于濃硝酸中消解,消解完成后定容,配制待測樣品溶液;
(4)標準曲線:配制不同濃度梯度的熒光微塑料溶液,熒光光譜儀設置特定激發波長和發射波長后測定各溶液的熒光強度,以熒光強度和對應的微塑料濃度繪制出標準曲線;
(5)樣品測定:在步驟(4)的激發和發射波長下,測定待測樣品溶液的熒光強度,根據標準曲線計算相應濃度,濃度乘上定容后體積得到微塑料含量;
(6)含量換算:步驟(5)得到的微塑料含量與對應的組織干重中對比,換算得到單位質量組織中微塑料的含量,其中染毒組樣品的結果要扣除空白對照組的背景值,得到最終結果。
在以上方案中,在步驟(1)中,染毒實驗的周期是一周。
進一步,在步驟(2)中,在采集目標組織器官后,將采集到的組織冷凍干燥72小時,稱重得到的重量是干重。
優選地,在以上步驟(2)中所采集的目標組織器官是水生生物的肝臟、腸、腮中的任一個或組合,更優選是不同器官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未經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02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