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波外加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58813.2 | 申請日: | 2015-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407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趙向陽;尚俊杰;谷金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上萃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512 上海市金***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波 外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應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微波外加熱器。
背景技術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傳統反應釜為包覆式結構,外部包腔內填充導熱油,通過加熱導熱油后,通過熱傳遞從而加熱反應釜內物料,這種包覆式結構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一是需要大量的導熱油,成本高;二是效率低下,因為導熱效率的問題,要想加熱反應釜內物料需要將導熱油加熱到較高的溫度,這樣會造成能量浪費;三是由于導熱油的溫度高于反應物料,降溫又不容易,這就給反應溫度控制帶來難題,造成常見的沖溫現象,導致溫度無法精確控制;四是大量導熱油在溫度高時可能帶來安全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波外加熱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微波外加熱器,包括加熱器本體,加熱器本體的內部設有微波發生器和聚四氟乙烯盤管,微波發生器正對聚四氟乙烯盤管設置,聚四氟乙烯盤管的頂部通過物料進管與反應釜上的物料進口連接,聚四氟乙烯盤管的下部通過物料輸出管與反應釜上的物料出口連接,在物料輸出管上還設有輸送泵。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熱器本體的外殼采用能夠對微波進行屏蔽的材料制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微波來對物料進行加熱,不僅能夠極大的提高加熱的速度,還能使加熱均勻,避免局部溫度過高造成副反應,能夠很好的避免利用加熱油進行包覆式加熱所帶來的效率低下、沖溫以及不安全等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微波外加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反應釜、2-物料進口、3-物料進管、4-微波發生器、5-加熱器本體、6-聚四氟乙烯盤管、7-物料輸出管、8-輸送泵、9-物料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微波外加熱器,包括加熱器本體5,加熱器本體5的內部設有微波發生器4和聚四氟乙烯盤管6,微波發生器4正對聚四氟乙烯盤管6設置,聚四氟乙烯盤管6的頂部通過物料進管3與反應釜1上的物料進口2連接,聚四氟乙烯盤管6的下部通過物料輸出管7與反應釜1上的物料出口9連接,在物料輸出管7上還設有輸送泵8,能夠促進物料的流動,對物料進行加熱;所述加熱器本體5的外殼采用能夠對微波進行屏蔽的材料制成,避免微波對其他物體產生影響。
用微波對物料進行加熱,微波的穿透力強,可極大的提高加熱速度,另外微波加熱可穿透性強,加熱均勻,可以避免局部溫度過高造成的副反應;在加熱器本體的內部內置聚四氟乙烯盤管,將反應釜中的物料導出后通過微波加熱器中的四氟乙烯內盤管,利用微波進行加熱,用聚四氟乙烯作為內盤管材料的原因在于,它的損耗系數小,同時耐腐蝕,耐酸堿。微波加熱特別適用于用水作為溶劑的反應。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上萃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上萃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588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