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垃圾分類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36982.6 | 申請日: | 2015-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743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許家勝;黃全喜;馮先寶;呂雪;朱禮紅;任傳豐;徐志義;任啟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合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F3/00 | 分類號: | B65F3/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16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垃圾 分類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具體是一種垃圾分類裝置。
背景技術
無論是建筑垃圾還是生活垃圾,都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和難題之一,為此,各種垃圾清運設備應勢而生。現有的各種垃圾清運設備一般對放置在一起的各種尺寸大小的垃圾進行同時清運,不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后續垃圾處理的工作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垃圾分類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垃圾分類裝置,包括有固定連接在一起且相連通的前、后斗體和引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斗體的前端設有喇叭口形進料口,所述喇叭口形進料口內的下端具有向內延伸的傾斜導板,所述的前斗體內在所述喇叭口形進料口的后側分別安裝有上、下橫桿,所述的上、下橫桿上分別連接有交叉相錯的上、下排擋板,所述上、下排擋板中每個擋板的截面分別呈八字形,上、下排擋板中相鄰擋板之間分別具有間隙;所述前斗體內的上、下端在分別固定連接有上、下排擋齒,所述上、下排擋齒中相鄰擋齒之間分別具有間隙,且上、下排擋齒中每個擋齒分別對應位于上、下排擋板中每個擋板的上、下方;所述后斗體的截面呈扇形,后斗體的上端設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與所述引風機的進口相連接,所述引風機的出口連接有出料管。
所述的垃圾分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斗體外的頂端固定連接有耳板。
所述的垃圾分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斗體外頂部的后側固定連接有安裝座,所述的安裝座上轉動安裝有向下延伸的支撐腿。
所述的垃圾分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口形進料口的截面呈三角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可裝配在垃圾清運設備上,例如工程車上,可按尺寸大小進行初步分類清運,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可有效減少后續垃圾處理的工作量,具有普遍推廣的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一種垃圾分類裝置,包括有固定連接在一起且相連通的前、后斗體1、2和引風機3,前斗體1的前端設有喇叭口形進料口4,喇叭口形進料口4內的下端具有向內延伸的傾斜導板5,前斗體1內在喇叭口形進料口4的后側分別安裝有上、下橫桿6、7,上、下橫桿6、7上分別連接有交叉相錯的上、下排擋板8、9,上、下排擋板8、9中每個擋板的截面分別呈八字形,上、下排擋板8、9中相鄰擋板之間分別具有間隙;前斗體1內的上、下端在分別固定連接有上、下排擋齒10、11,上、下排擋齒10、11中相鄰擋齒之間分別具有間隙,且上、下排擋齒10、11中每個擋齒分別對應位于上、下排擋板8、9中每個擋板的上、下方;后斗體2的截面呈扇形,后斗體2的上端設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與引風機3的進口相連接,引風機3的出口連接有出料管13。
本實用新型中,前斗體1外的頂端固定連接有耳板14,便于裝配。
后斗體2外頂部的后側固定連接有安裝座15,安裝座15上轉動安裝有向下延伸的支撐腿16。
喇叭口形進料口4的截面呈三角形。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通過耳板14將本裝置裝配在工程車上,例如裝配在鏟車或吊車的前臂上,撐開支撐腿16,將本裝置放置在需要進行清運的垃圾旁,在引風機3的作用下,垃圾通過喇叭口形進料口4進入前斗體1內,在上、下排擋板8、9和上、下排擋齒10、11阻擋作用下,較小尺寸的垃圾通過上、下排擋板8、9中相鄰擋板之間的間隙和上、下排擋齒10、11中相鄰擋齒之間的間隙進入后斗體2內,較大尺寸的垃圾通過在上、下排擋板8、9和上、下排擋齒10、11上進行碰撞變成較小尺寸的垃圾也可進入后斗體2內,不能通過碰撞變成較小尺寸的垃圾則被阻擋在外;
較小尺寸的垃圾迅速向上通過出料口12,并經出料管13輸送到清運車輛上,或者堆放到制定的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合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合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3698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