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凝土攪拌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521000415.5 | 申請日: | 2015-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382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8 |
| 發明(設計)人: | 查顯躍;邱永俠;郭會峰;魏曉來;陳軍華;查青玲;陳建強;周珈儀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太平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C5/08 | 分類號: | B28C5/08;B28C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21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凝土攪拌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攪拌設備,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混凝土攪拌機。
背景技術
混凝土攪拌機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機械。主要由拌筒、加料和卸料機構、供水系統、原動機、傳動機構、機架和支承裝置等組成。
專利號為01216498.4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混凝土攪拌機,帶有罩蓋的攪拌筒、減速器、電動機安裝在支架上,罩蓋頂部開有粉料口、骨料口,攪拌筒底部的出料口處設有由空氣壓縮機控制的卸料裝置,罩蓋內的上部安裝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閉的水管,其在罩蓋的前側開有兩個維修口。通過罩蓋前側的維修口設置來對混凝土攪拌機內部出現的問題進行維修,然而在正常實驗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1、混凝土攪拌機的高度大都高于正常人的身高,故維修時維修口過高修理非常不方便;2、混凝土攪拌機內光線昏暗,僅僅通過維修口無法看清內部情況,造成維修困難,增大了維修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凝土攪拌機,其在于解決現有混凝土攪拌機維修難度高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攪拌機,包括帶有罩蓋的攪拌筒,所述罩蓋上設置有維修口,其特征是,所述攪拌筒上設置有水平設置的站板,所述站板與維修口間的距離小于1.5m,所述罩蓋上設置有燈源,所述燈源設置于維修口一側,所述燈源與罩蓋間通過柔性記憶管道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為:所述柔性記憶管道為蛇皮軟管。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燈源采用LED投光燈。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為:所述攪拌筒上至少設置有兩連接件,所述站板鉸接連接于連接件上,所述站板可于攪拌筒上向上翻轉。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站板的翻轉角度大于90°。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維修口上設置有倉門,所述倉門上設置有視察口。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為:所述視察口采用透明玻璃制成。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混凝土攪拌機通過站板的設置使維修工人可以站于站板上維修,降低了維修難度;同時,通過燈源和柔性記憶管道的設置,使得在維修時可以通過自由調節燈源位置對混凝土攪拌機內部進行照射,方便維修。
附圖說明
圖1為混凝土攪拌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混凝土攪拌機的側視圖。
附圖標記:1、攪拌筒;2、罩蓋;3、維修口;31、倉門;4、燈源;5、站板。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2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混凝土攪拌機的一種實施方式,其包括帶有罩蓋2的攪拌筒1,在罩蓋2上設置有維修口3,在攪拌筒1上設置有一水平設置的站板5,在維修口3上設置有倉門31,通過倉門31來封閉維修口3,避免混凝土攪拌機在使用過程中粉塵從維修口3中飄散到空氣中。
其中,上述站板5與維修口3間的距離小于1.5m,在攪拌筒1上至少設置有兩連接件,本實施例中設置為兩個,站板5鉸接連接于連接件上,通過站板5與連接件的鉸接連接,使得站板5可于攪拌筒1上向上翻轉,站板5的翻轉角度大于90°。通過翻轉設置使得站板5在不使用時可以翻上去貼合于攪拌筒1的側壁上,避免站板5影響工人使用混凝土攪拌機;而翻轉角度大于90°的設置,使得站板5翻轉上去后傾斜靠在攪拌筒1的側壁避免混凝土攪拌機在使用時產生的震動導致站板5自動翻轉下來。
另外,為了方便尋找故障點和維修,在罩蓋2上設置有燈源4,燈源4設置于維修口3一側,且燈源4與罩蓋2間通過柔性記憶管道連接,該柔性記憶管道為蛇皮軟管,優選不銹鋼材質的蛇皮軟管,通過蛇皮軟管設置使得燈源4位置可以自由調節、固定,方便改變照明區域,使用方便、簡單。燈源4采用LED投光燈,LED投光燈亮度高、能耗低、壽命長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中,在上述倉門31上設置有視察口,視察口采用透明玻璃制成,通過視察口設置可以便于觀察混凝土攪拌機的內部情況,同時,有些故障需要結合設備工作時的狀態,如果打開倉門31觀察則會導致粉塵飄出,故通過在倉門31上設置一由透明玻璃制成的視察口來觀察和檢查故障。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太平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太平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10004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攪拌混合充分的高效攪拌機
- 下一篇:新型建筑材料生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