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明裝電器插座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954313.0 | 申請日: | 2015-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781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伍錦標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錦力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506 | 分類號: | H01R13/506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粵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強熙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器 插座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明裝電器插座。
背景技術
傳統的明裝電器插座,其后芯一般通過螺釘或扣位的形式預先安裝在其外框上。如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1178182于2009年1月7日公開了一種明裝開關插座,包括底盒、后芯以及外框,其底盒或外框至少二側壁設有出線口。底盒為板狀,外框為底面開放的盒體,且至少二側壁設有隱形出線口,隱形出線口靠盒體內壁設有敲落線。后芯內設有電源連接片,同一連接片上設有一個或以上的彈性插腳和接線柱,后芯頂面對應彈性插腳設有電極插口,頂面、側面或底面對應接線柱的鎖緊螺絲設有螺絲孔,側面或底面對應接線柱設有接線端口。該結構的明裝電器插座不便于裝修施工,因此,需要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結構合理、制作成本低、裝配方便快捷、整體性強、牢固可靠的明裝電器插座,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明裝電器插座,包括外框、后芯及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與外框的裝配面為平整設置;所述底盒上設置兩個以上裝配扣腳;所述后芯和底盒之間設置有用于把后芯裝配于底盒上的側推扣接部件。
所述側推扣接部件包括設置在后芯相對兩側的若干個側推扣腳,及對應側推扣腳的位置設置在底盒相對兩側的若干個側推扣位;后芯緊貼底盒,側推扣腳可推進側推扣位內固定。
所述側推扣腳和/或側推扣位上設置有斜面,側推扣腳與側推扣位通過斜面互相楔緊;或者,所述側推扣腳呈一字型,所述側推扣位呈折彎形,側推扣腳配合推入側推扣位內,實現固定。
所述側推扣腳彼此間隔的設置于后芯邊緣處,所述側推扣位彼此間隔的設置于底盒的內側壁上,側推扣腳的間隔距離與側推扣位的間隔距離相等,且間隔距離大于側推扣腳和側推扣位的寬度。
所述后芯相對兩側分別設置有卡腳,底盒對應卡腳的位置在相對兩側設置有卡扣,卡扣扣緊卡腳。
所述卡腳呈三角形或弧形,所述卡扣為底盒內側壁上的凸塊。
所述側推扣腳呈一字型時,其上部和/或下部還設置有凸部。
所述側推扣位的數量大于或等于側推扣腳的數量。
所述后芯上設置有二插或三插或開關或它們的組合;所述底盒上設置有幾何形狀的通孔,后芯外引的電源線穿過通孔連接市電。
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芯與底盒之間通過側推扣接的形式裝配,其中側推扣腳和側推扣位彼此之間通過楔形配合,裝配方便快捷,且牢靠,消除彼此間的間隙,防止松動;此外,為避免楔形配合長時間使用而松脫,增設有卡扣扣緊卡腳,以進一步使整體裝配更加穩固。其具有結構簡單合理、結構合理、制作成本低、裝配方便快捷、整體性強、牢固可靠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后芯與底盒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后芯與底盒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后芯與底盒的裝配步驟圖之一。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后芯與底盒的裝配步驟圖之二。
圖5為圖1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1中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4中A-A方向的局部剖視圖。
圖8為圖4中D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后芯與底盒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為后芯,1.1為側推扣腳,1.2為卡腳,2為底盒,2.1為側推扣位,2.2為卡扣,2.3為裝配扣腳,2.4為通孔,a為斜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第一實施例
參見圖1-圖8,本明裝電器插座,包括外框(圖中未標出)、后芯1及底盒2。底盒2與外框的裝配面為平整設置,方便兩者的安裝;底盒2一側邊上設置兩個裝配扣腳2.3,裝配扣腳2.3配合扣緊于外框上,使整體裝配更加牢固;后芯1和底盒2之間設置有用于把后芯1裝配于底盒2上的側推扣接部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錦力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錦力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9543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