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3D打印機成型面修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783574.0 | 申請日: | 2015-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1124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30 |
| 發明(設計)人: | 黨金行 | 申請(專利權)人: | 黨金行 |
| 主分類號: | B29C67/00 | 分類號: | B29C67/00;B33Y4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3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打印機 成型 修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增材制造領域,尤其是分層制造、逐層疊加而形成零件的3D打印機。
背景技術
采用不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成型工藝,3D打印機的結構和原理也有所不同,逐層鋪粉燒結成型、或逐層鋪粉固化成型的3D打印機,是目前結構較為成熟的3D打印機之一,包括金屬粉和非金屬粉3D打印機;逐層鋪粉燒結成型、或逐層鋪粉固化成型,顧名思義,就是鋪一層粉燒結一次、或固化一次,然后再鋪粉,再燒結、或再固化,層層疊加,而形成零件;鋪粉-燒結(或固化)是3D打印中頻繁循環的重復工序,當打印較大零件時,循環次數高達幾萬次/件、甚至幾十萬次/件,在如此多的重復過程中,很難避免燒結、或固化出現的缺陷,如成型面(也稱燒結、或固化面,以后統稱成型面)起渣、出瘤等等,一旦出現缺陷,再次鋪粉時就會撞擊刮刀、或無法繼續打印;為了挽回損失,目前只能停機修理、或打磨成型面,以克服缺陷;由于大部分零件在打印過程中需要惰性氣體保護,所以,停機再開機會浪費大量的惰性氣體,操作過程也相當麻煩,這就極大地增加了打印機的打印成本,且浪費時間。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成型面缺陷修復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3D打印機成型面修正裝置,該裝置設有一個動力頭,動力頭上配置銑刀、砂輪、或其它刀具,能夠進行三坐標自動運行,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對成型面的缺陷實施自動修正。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3D打印機成型面修正裝置,置于成型面上方,設有動力頭;動力頭上配置刀具,動力頭能夠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對成型面的缺陷實施自動修正;動力頭裝在滑板上,滑板通過橫導軌與擺架聯結,擺架通過軸和傳動裝置鉸接在機架上,機架通過縱導軌裝在打印機軀體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動力頭上配置銑刀、砂輪、或其它刀具,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對成型面的缺陷實施自動修正,節省時間,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3D打印機成型面修正裝置主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圖1的左視示意圖。
圖4是圖1的A-A剖視示意圖。
圖5是圖1的B-B剖視示意圖。
圖6是3D打印機成型面修正裝置的三維示意圖。
圖7是3D打印機成型面修正裝置的局部三維示意圖。
圖8是3D打印機成型面修正裝置的另一局部三維示意圖。
圖9是3D打印機成型面修正裝置與鋪粉刮刀裝置一體化結構的三維示意圖。
圖10是3D打印機成型面修正裝置與鋪粉刮刀裝置一體化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圖11是圖10的C-C剖視旋轉示意圖。
圖中:1.動力頭,2.刀具,3.橫導軌,4.電機B,5.縱導軌,6.電機C,7.同步帶,8.機架,9.軸,10.擺架,11.滑板,12.傳動裝置,13.電機D,14.鋪粉刮刀裝置,1401.刮刀片,1402.壓刀條。
具體實施方式
1.如圖1~圖8所示,3D打印機成型面修正裝置,置于成型面上方,設有動力頭(1);動力頭(1)上配置刀具(2),動力頭(1)能夠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對成型面的缺陷實施自動修正;動力頭(1)裝在滑板(11)上,滑板(11)通過橫導軌(3)與擺架(10)相聯結,擺架(10)通過軸(9)和傳動裝置(12)鉸接在機架(8)上,機架(8)通過縱導軌(5)裝在打印機軀體上。
2.如圖9、圖10、圖11所示,把鋪粉刮刀裝置(14)配裝在擺架(10)的另一端,使3D打印機成型面修正裝置與鋪粉刮刀裝置形成一體化結構;由于鋪粉刮刀裝置也需要水平方向(Y方向)行走,這樣,兩種功能共用Y方向的同一結構,使機構更加簡潔。
3.如圖1、圖4所示,動力頭(1)是金屬切削機床主軸頭;所裝刀具(2)根據3D打印材料的需求選配,可以是銑刀、砂輪、或其它刀具;刀具(2)與主軸的連接方式也同金切機床。
4.如圖4、圖6、圖8所示,動力頭(1)裝在滑板(11)上,滑板(11)通過橫導軌(3)與擺架(10)聯結;滑板(11)通過電機B(4)、同步帶(7)驅動;使動力頭(1)能夠沿橫導軌(3)進行運動,稱X軸。
5.如圖2、圖5、圖6、圖7所示,擺架(10)通過軸(9)和傳動裝置(12)鉸接在機架(8)上;擺架(10)在電機C(6)、傳動裝置(12)的驅動下能夠繞軸(9)擺動,并帶動動力頭(1)上下移動,稱Z軸;由于動力頭(1)在工作過程中Z方向(上、下方向)只需微動,所以動力頭(1)的上下軌跡是否是直線都不影響其工作;也可以把動力頭(1)的上下設計為直線運動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黨金行,未經黨金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7835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熱固性復合材料與熱塑性材料復合的抽油桿制備裝置
- 下一篇:線纜膠粒水冷模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