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平拉索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404711.5 | 申請日: | 2015-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826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謝春生;李松;李立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2/00 | 分類號: | E01D12/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楠 |
| 地址: | 550081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索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拉索橋,屬于橋梁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作為一種橋梁結構,平拉索橋因跨越能力大、造價較低、架設速度快而著稱,尤其是作為臨時施工便橋在水電、礦山等工程中更得到廣泛應用。
眾所周知,大跨度橋梁的施工對架設設備及相應技術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例如,針對預制箱梁等大型結構需要有相適應的通行條件、運輸及起重設備、現場吊裝設施等。然而作為前期工程,特別是對于處在深山峽谷中的平拉索橋而言,施工條件通常較差,甚至有些工程施工時道路尚未通至兩岸。因此,無疑需要一種架設方法,克服現有大跨度橋梁施工方法的不足,適應平拉索橋結構及現場施工條件的要求,從而發揮平拉索橋施工快速、架設簡便的優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平拉索橋,既能滿足橋梁施工安全、高效的要求,又能適應較差的施工條件,并且不需要過多重型架設設備,簡便易行、適應性強,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平拉索橋為,該平拉索橋包括設在橋兩側的穩定索,穩定索兩端與兩岸的錨碇連接,橋兩側的穩定索之間經一組穩定梁連接;穩定梁上方設有一組與穩定索平行的橋面索,橋面索兩端與兩岸的錨碇連接,橋面索經壓梁與穩定梁固定連接,壓梁上鋪設有車行道板,車行道板兩側設有安裝椽木、人行道板和欄桿。
前述平拉索橋中,所述穩定梁兩端的底部設有索扣,索扣套在穩定索上;穩定梁與穩定索滑動連接。
前述平拉索橋中,所述壓梁位于橋面索上方將橋面索夾在壓梁與穩定梁之間與穩定梁固定連接。
前述平拉索橋中,所述兩岸的錨碇處設有橋臺,橋臺位于橋面一側設有索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平拉索橋采用簡單的設備或機械即可完成橋梁的架設和安裝,不需要使用任何重型起重機械或吊裝設備,因而其適應性強,尤其適合在現場施工條件惡劣的情況下使用。與常規施工方法相比,穩定梁就位方便、容易操作,且所有構件的安裝均簡便易行,安全性好。設備投入少,造價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橋兩側中一側橋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施工步驟一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施工步驟二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施工步驟三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施工步驟四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施工步驟五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施工步驟六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1-穩定梁,2-穩定索,3-橋面索,4-索扣,5-壓梁,6-車行道板,7-椽木,8-人行道板,9-欄桿,10-錨碇,11-索鞍,12-橋臺,13-移動裝置,14-手拉葫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平拉索橋,如圖1和圖2所示,該平拉索橋包括設在橋兩側的穩定索2,穩定索2兩端與兩岸的錨碇10連接,橋兩側的穩定索2之間經一組穩定梁1連接;穩定梁1上方設有一組與穩定索2平行的橋面索3,橋面索3兩端與兩岸的錨碇10連接,橋面索3經壓梁5與穩定梁1固定連接,壓梁5上鋪設有車行道板6,車行道板6兩側設有安裝椽木7、人行道板8和欄桿9。穩定梁1兩端的底部設有索扣4,索扣4套在穩定索2上;穩定梁1與穩定索2滑動連接。壓梁5位于橋面索3上方將橋面索3夾在壓梁5與穩定梁1之間與穩定梁1固定連接。兩岸的錨碇10處設有橋臺12,橋臺12位于橋面一側設有索鞍11。
用于本實用新型平拉索橋的一種平拉索橋的架設方法為,該方法首先完成兩岸錨碇10的安裝,再按圖3~圖8所示步驟進行橋體架設:
第一步,逐根架設安裝穩定索2,直至穩定索2全部與錨碇10連接,且穩定索2符合設計要求的空索狀態;
第二步,通過索扣4使穩定梁1逐根懸掛于穩定索2上,移動穩定梁1直至其初步就位;
第三步,逐根架設安裝橋面索3,直至橋面索3全部與錨碇10連接,且橋面索3符合設計要求的空索狀態;
第四步,從一側橋臺開始,逐塊安裝索鞍11與第一根穩定梁1之間的車行道板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4047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臥螺用自動油氣潤滑裝置
- 下一篇:用于光纜分纖箱的多功能固定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