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駐車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387029.X | 申請日: | 2015-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459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09 |
| 發明(設計)人: | 魯國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T7/06 | 分類號: | B60T7/06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威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楊濱 |
| 地址: | 110044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制動控制系統或其部件,特別涉及一種駐車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汽車駐車制動操縱機構大多采用布置在中控臺上的手操縱機構,此種機構會占用中控臺較大的空間,布置時也比較困難;此種機構容易引起誤操作,進而影響停車安全性;手剎沿車輛X方向與駕駛員的相對位置會影響駕駛員在拉動手剎時的手柄力,例如,身高較矮的駕駛員調節座椅會靠前,身高較高的駕駛員座椅靠后,這樣一來,較矮的駕駛員相比較高的駕駛員的位置靠前,在拉動手剎時更費力;將手剎布置在中控臺上,大大地影響內飾造型的美觀。腳駐車機構適用于自動擋車輛,布置在駕駛員左腳的位置,布置空間較大,且操縱方便。腳駐車一般是通過手動解鎖或者是二次腳踏解鎖,但是后者結構比較復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駐車機構,解決了現有駐車機構結構復雜、布置困難、容易誤操作等問題,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加工工藝性較好、工作可靠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駐車機構,包括支架、與支架組裝在一起的拉線掛鉤、踏板臂、齒板、解鎖拉鉤、解鎖拉鉤回位彈簧、棘爪、棘爪回位彈簧和限位塊,其技術要點是:所述的支架包括第二支架和帶有第一旋轉軸、第二旋轉軸、第三旋轉軸和開口的第一支架,在所述第一支架開口處還設置有限位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間設置有限位墊圈;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連接;
踏板臂套接在第三旋轉軸上并沿第三旋轉軸旋轉,踏板臂上設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齒板上設置有第一凸臺和第二凸臺,第一凸臺卡接在踏板臂的第一凹槽內,第二凸臺卡接在踏板臂的第二凹槽內,齒板與踏板臂為過盈配合,帶有滾輪和定位孔的解鎖拉鉤套接在第一旋轉軸上并繞著第一旋轉軸旋轉;
棘爪套接在第二旋轉軸上并繞著第二旋轉軸旋轉,棘爪上設置有第一抓頭、第二抓頭和第三抓頭,第一抓頭由解鎖拉鉤上的滾輪和定位孔限位,第二抓頭與齒板的齒嚙合,第三抓頭的端部連接回位彈簧的一端,回位彈簧的另一端通過第一支架開口處的鈑金翻邊固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在支架上還設置有當棘爪進入齒板第一齒時導通的駐車燈開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方案,在支架上還設置有用于限位踏板臂的限位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解鎖拉鉤通過拉線連接至位于儀表盤的解鎖扳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第一支架上設置有定位孔,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設置有與第一支架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孔,螺栓通過第一支架定位孔和第二支架定位孔將兩支架連接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及優點是:該駐車機構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踏板臂套接在第一支架的第三旋轉軸上并沿第三旋轉軸旋轉,踏板臂與齒板過盈配合,帶有滾輪和定位孔的解鎖拉鉤套接在第一旋轉軸上并沿第一旋轉軸旋轉,棘爪套接在第二旋轉軸上并沿第二旋轉軸旋轉,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作可靠,較現有的二次踩踏解鎖形式駐車機構極大的降低了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駐車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駐車踏板臂從初始位置至極限位置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解鎖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說明是:1拉線掛鉤、2踏板臂、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3限位塊、4齒板、41第一凸臺、42第二凸臺、5第一支架、51第一旋轉軸、52第二旋轉軸、53開口、54定位孔、55第三旋轉軸、6第二支架、7解鎖拉鉤、71回位彈簧、72滾輪、73定位孔、74拉鉤、8棘爪、81第一抓頭、82第二抓頭、83第三抓頭、84回位彈簧、9駐車燈開關。
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3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實施例中的駐車機構,包括第一支架5、與第一支架5組裝在一起的拉線掛鉤1、踏板臂2、齒板4、解鎖拉鉤7、解鎖拉鉤的回位彈簧71、棘爪8、棘爪的回位彈簧84、限位塊3和駐車燈開關9。
本實施例中的支架包括帶有第一旋轉軸51、第二旋轉軸52、開口53、第三旋轉軸55和駐車燈開關9的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在第一支架5的開口53處還設置有限位板以保證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之間可靠地連接。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之間設置有限位墊圈以保持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間的間隙,保證第一支架5與第二支架6之間留有12mm~15mm的間距。第一支架5上還設置有定位孔54,第二支架6上設置有與第一支架5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孔54,螺栓通過第一支架5的定位孔54和第二支架6的定位孔使兩個支架連接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未經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38702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