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通孔的植物培養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43350.0 | 申請日: | 2015-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531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忠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易涌汽車部件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9/02 | 分類號: | A01G9/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中流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4 | 代理人: | 陳立榮 |
| 地址: | 408527 重慶市武***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通孔 植物 培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園藝盆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通孔的植物培養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植物培養器包括上盆、吸水芯和下盆,上盆套裝在下盆內且上盆盆口邊緣扣掛在下盆緣口,將上盆分為上、下兩個空間,吸水芯穿過上盆底部連接上、下兩個空間,運用毛細現象將下盆裝載的水或營養液輸送到上盆內,使得上盆可以種植各種植物,下盆可以飼養水類小動物。由于上盆緊扣掛在下盆內,且上盆底部處在下盆內,上盆的透氣性較差,上盆內栽植的植物只能從上盆緣口得到空氣補充,其根部很難吸收到空氣,上盆內栽植的植物根部容易產生爛根,不利于植物的生長。顯然,現有技術多功能植物培養器存在著上盆內栽植的植物根部很難吸收到空氣,容易產生植物爛根,不利于植物的生長等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多功能植物培養器存在著上盆內栽植的植物根部很難吸收到空氣,容易產生植物爛根,不利于植物的生長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帶通孔的植物培養器。本實用新型帶通孔的植物培養器包括上盆、下盆和吸水芯;所述上盆嵌套在下盆內,上盆外形的形狀和大小與下盆內腔的形狀和大小相匹配,上盆的外緣搭靠在下盆開口邊緣上且在上盆外壁與下盆內壁之間留有縫隙;所述上盆壁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下盆壁通孔設置有第二通孔。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帶通孔的植物培養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數量在三個或三個以上且在圓周上均布。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帶通孔的植物培養器,上盆外壁和下盆內壁均為花瓣弧形且相互對應組合。
本實用新型帶通孔的植物培養器的有益技術效果是由于上盆壁與下盆壁之間存在縫隙,空氣從下盆壁的第二通孔進入,既可以通過第一通孔進入上盆內,上盆內栽植的植物的根部能夠從第一通孔吸收空氣,提高了上盆的透氣性,保證?植物不產生爛根,有利于植物的生長,也可以直接進入下盆內腔,增加下盆內空氣流通,為下盆生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帶通孔的植物培養器的三維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帶通孔的植物培養器的三維剖視圖,圖中,1為上盆,2為下盆,3為吸水芯,4為第一通孔,5為第二通孔,由圖所知,本實用新型帶通孔的植物培養器包括上盆1、下盆2和吸水芯3;所述上盆1嵌套在下盆2內,上盆1外形的形狀和大小與下盆2內腔的形狀和大小相匹配,上盆1的外緣搭靠在下盆2開口邊緣上且在上盆外壁與下盆內壁之間留有縫隙;所述上盆壁中上部設置有通孔4,所述下盆壁上部設置有第二通孔5??諝鈴牡诙缀偷谝煌走M入上盆培土內,使上盆植物根部吸收所需的氧氣,同時培土內的空氣避免培土板結現象,更利于植物的生長。為保證上盆內植物能夠從多方向獲得充足的氧氣,本實用新型帶通孔的植物培養器,所述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的數量在三個或三個以上且在圓周上均布。為增強整體結構強度和穩定性,所述上盆1外壁和下盆2內壁均為花瓣弧形且相互對應組合。
顯然,本實用新型帶通孔的植物培養器的有益技術效果是由于上盆壁與下盆壁之間存在縫隙,空氣從下盆壁的第二通孔進入,既可以通過第一通孔進入上盆內,上盆內栽植的植物的根部能夠從通孔吸收空氣,提高了上盆的透氣性,保證植物不產生爛根,有利于植物的生長,也可以直接進入下盆內腔,增加下盆內空氣流通,為下盆生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易涌汽車部件開發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易涌汽車部件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433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