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鐵芯纏繞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39905.4 | 申請日: | 2015-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378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寶石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海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41/02 | 分類號: | H01F41/02;H01F27/25;B65H54/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51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纏繞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纏繞機械,特別是涉及一種鐵芯纏繞裝置。
背景技術
非晶態合金是七十年代問世的新金屬材料,具有高導磁率、高電阻率、高磁感、耐蝕等優異特性,是傳統金屬無可比擬的。
科學家發現:金屬在熔化后,其內部原子處于活躍狀態,一旦金屬開始冷卻,原子就會隨著溫度的下降而慢慢地按照一定的晶態規律有序地排列起來,形成晶體;如果冷卻過程很快,原子還來不及重新排列就被凝固住了,則產生了非晶態合金。將處于熔融狀態的高溫鋼水噴射到高速旋轉的冷卻輥上,鋼水以每秒百萬度的速度迅速冷卻,僅用千分之一秒的時間就將1300℃的鋼水降到200℃以下,就形成非晶帶材。
非晶帶材可以制作形成變壓器的重要部件——鐵芯,在制造中通常需要放帶、繞帶,現有技術中缺乏專為繞帶工序設計的機械,手工進行繞帶作業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專為繞帶工序設計的鐵芯纏繞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纏繞裝置,包括支架、電機、一主動軸、第一從動軸、第二從動軸,所述主動軸、第一從動軸、第二從動軸均豎直延伸且均可旋轉地安裝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主動軸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電機用于帶動所述主動軸旋轉,所述主動軸通過第一傳動皮帶與第一從動軸皮帶連接,所述主動軸通過第二傳動皮帶與第二從動軸皮帶連接,所述第一從動軸包括可旋轉地安裝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芯軸以及與第一芯軸連接的第二芯軸,所述第一芯軸的外端與所述第二芯軸的一端相對且可拆卸地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芯軸與所述第二芯軸通過電磁聯軸器可拆卸地連接在一起,所述電磁聯軸器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內部設置有電磁鐵以及用于為所述電磁鐵供電的電池,所述第一芯軸與所述電磁聯軸器的外殼固定連接,通過所述電磁鐵對所述第二芯軸的吸附與釋放,所述電磁聯軸器與所述第二芯軸可拆卸地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纏繞裝置,其中,所述外殼的內徑大于所述第二芯軸的外徑,以使所述第二芯軸伸入所述外殼后與所述電磁鐵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纏繞裝置,其中,所述外殼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開關,所述開關通過控制所述電磁鐵與所述電池的連接與斷開控制所述電磁聯軸器與所述第二芯軸的連接與分開。
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纏繞裝置,其中,還包括張緊輪,所述張緊輪可相對滑動地安裝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張緊輪可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間滑動,所述張緊輪在所述第一位置與所述第一傳動皮帶配合以使所述主動軸通過第一傳動皮帶帶動所述第一從動軸旋轉,所述張緊輪在所述第二位置與所述第二傳動皮帶配合以使所述主動軸通過所述第二傳動皮帶帶動所述第二從動軸旋轉。
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纏繞裝置,其中,所述支架的面板上設置有滑槽,所述滑槽連接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張緊輪安裝于所述滑槽內,通過所述滑槽的導向,所述張緊輪可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間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纏繞裝置,其中,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與所述張緊輪連接,以帶動所述張緊輪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間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纏繞裝置專為繞帶工序設計,繞帶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纏繞裝置的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纏繞裝置的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纏繞裝置的第一種實施例的第一從動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纏繞裝置的第二種實施例的第一從動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纏繞裝置的第二種實施例的第一從動軸的第一芯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纏繞裝置的第三種實施例的第一從動軸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纏繞裝置的實施例,包括支架1、電機2、一主動軸3、第一從動軸4、第二從動軸5。主動軸3、第一從動軸4、第二從動軸5均豎直延伸且均可旋轉地安裝于支架1上,主動軸3與電機2的輸出軸連接,電機2用于帶動主動軸3旋轉,主動軸3通過第一傳動皮帶11與第一從動軸4皮帶連接,主動軸3通過第二傳動皮帶12與第二從動軸5皮帶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海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海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399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礦用電容器用雙面鍍金屬化薄膜
- 下一篇:用于火焰穩定的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