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滾珠式麻醉科用消毒刷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37730.3 | 申請日: | 2015-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191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海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海燕 |
| 主分類號: | A61M35/00 | 分類號: | A61M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200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明***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滾珠 麻醉科 消毒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改進,特別是一種滾珠式麻醉科用消毒刷。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麻醉科用消毒刷,使用時消毒液很容易通過出液孔倒吸入儲液腔中,再次使用時極易造成交叉感染,不僅如此,現有的消毒刷還存在涂抹不均勻等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滾珠式麻醉科用消毒刷。
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滾珠式麻醉科用消毒刷,包括凸字形腔體1,所述凸字形腔體1上表面設有開口,所述開口處設有扣蓋2,所述扣蓋2內部為空腔結構,所述扣蓋2上設有推液單元,所述凸字形腔體1下表面等角度設有多個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內設有一對相互接觸的瓣膜3,所述凸字形腔體1下表面螺紋連接涂抹單元,所述涂抹單元是由與凸字形腔體1下表面螺紋連接的殼體4、設置在殼體4下表面上的多個開口和嵌裝在開口處且下端伸出開口外的滾珠5共同構成的,所述扣蓋2上設有控制盒6,所述控制盒6與推液單元電氣連接。
所述推液單元是由設置在扣蓋2內腔中且伸縮端貫穿扣蓋2下表面伸入凸字形腔體1內的直線電機7和設置在凸字形腔體1且可沿其長度方向運動的活塞8兩部分構成的。
所述一對互相接觸的瓣膜3為彈性瓣膜,所述一對瓣膜3在消毒液通過時互相分離。
所述控制盒6內設有蓄電池10,所述控制盒9上表面上設有直線電機啟動按鈕11,所述直線電機啟動按鈕11分別與蓄電池10和直線電機7電氣連接。
所述凸字形腔體1下表面與殼體4的連接處設有密封圈。
所述凸字形腔體1為透明的腔體,所述凸字形腔體1外側表面上設有刻度9。
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制作的滾珠式麻醉科用消毒刷,涂抹均勻,防止回液,避免交叉感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滾珠式麻醉科用消毒刷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腔體;2、扣蓋;3、瓣膜;4、殼體;5、滾珠;6、控制盒;7、直線電機;8、活塞;9、刻度;10、蓄電池;11、直線電機啟動按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描述,如圖1所示,一種滾珠式麻醉科用消毒刷,包括凸字形腔體1,所述凸字形腔體1上表面設有開口,所述開口處設有扣蓋2,所述扣蓋2內部為空腔結構,所述扣蓋2上設有推液單元,所述凸字形腔體1下表面等角度設有多個出液孔,所述多個出液孔內均設有一對相互接觸的瓣膜3,所述凸字形腔體1下表面螺紋連接涂抹單元,所述涂抹單元是由與凸字形腔體1下表面螺紋連接的殼體4、設置在殼體4下表面上的多個開口和嵌裝在開口處且下端伸出開口外的滾珠5共同構成的,所述扣蓋2上設有控制盒6,所述控制盒6與推液單元電氣連接;所述推液單元是由設置在扣蓋2內腔中且伸縮端貫穿扣蓋2下表面伸入凸字形腔體1內的直線電機7和設置在凸字形腔體1且可沿其長度方向運動的活塞8兩部分構成的;所述一對互相接觸的瓣膜3為彈性瓣膜,所述一對瓣膜3在消毒液通過時互相分離;所述控制盒6內設有蓄電池10,所述控制盒9上表面上設有直線電機啟動按鈕11,所述直線電機啟動按鈕11分別與蓄電池10和直線電機7電氣連接;所述凸字形腔體1下表面與殼體4的連接處設有密封圈;所述凸字形腔體1為透明的腔體,所述凸字形腔體1外側表面上設有刻度9。
本技術方案的特點為,出液孔內設有一對相互接觸的瓣膜,凸字形腔體下表面螺紋連接涂抹單元,涂抹單元是由與凸字形腔體下表面螺紋連接的殼體、設置在殼體下表面上的多個開口和嵌裝在開口處且下端伸出開口外的滾珠共同構成的,涂抹均勻,防止回液,避免交叉感染。
在本技術方案中,扭開扣蓋向腔體內倒入消毒液,蓋上扣蓋,按下直線電機啟動按鈕,直線電機工作,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擠壓空氣,使一對瓣膜之間猶豫液體通過而相互分開,使消毒液流入到殼體內,由于重力落到殼體內下表面上,與滾珠相接觸,在病人需要麻醉的地方滑動該裝置,帶動滾珠滾動,就可以使消毒液涂抹均勻,又能有效的防止消毒液的污染。殼體還可以卸下來進行沖洗和消毒,使用起來更經濟更安全。
上述技術方案僅體現了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優選技術方案,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變動均體現了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海燕,未經李海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377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