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膠印機傳墨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28099.0 | 申請日: | 2015-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228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朱珍胡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銓豐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F31/10 | 分類號: | B41F3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膠印機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膠印機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膠印機傳墨機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膠印機的膠印是借助橡皮布將印版上的圖文轉移到承印物上的過程。作為傳遞油墨和涂布油墨的傳墨機構,其性能直接關系到印刷機性能的優劣?,F有的傳墨機構,若凸輪直接安裝在串墨輥的軸端上,則傳墨輥來回擺動頻率過快,而轉速不能適應傳墨輥運動的需要,急需一種更優的膠印機傳墨機構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膠印機傳墨機構,其目的:降低轉速,從而更好的適應傳墨機構的需要。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膠印機傳墨機構,其包括墨斗輥、串墨輥、用于傳遞墨斗輥與串墨輥之間油墨的傳墨輥、印版滾筒,所述印版滾筒通過多個齒輪連接串墨輥,所述串墨輥的軸端上安裝一凸輪,還包括設于串墨輥與凸輪之間的一傳墨凸輪減速機構,所述傳墨凸輪減速機構包括依次連接的安裝在串墨輥的軸端上的偏心輪、第一齒輪、內齒輪,所述第一齒輪上還設有一擋環和銷軸,所述擋環通過銷軸連接第一齒輪,所述內齒輪與凸輪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串墨輥的表面線速度與印版滾筒線速度相等。
優選的,所述串墨輥與印版滾筒的傳動比是3.466。
優選的,所述第一齒輪的齒數小于內齒輪的齒數。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膠印機傳墨機構利用傳墨凸輪減速機構來實現降低轉速的目的,從而更好的適于傳墨機構工作的需要,提高了印刷質量,且性能穩定。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公開的一種膠印機傳墨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公開的傳墨凸輪減速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下面結合示意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一種膠印機傳墨機構,其包括墨斗輥3、串墨輥2、用于傳遞墨斗輥3與串墨輥2之間油墨的傳墨輥4、印版滾筒5,所述印版滾筒5通過多個齒輪9連接串墨輥2,所述串墨輥2的軸端上安裝一凸輪1,還包括設于串墨輥2與凸輪1之間的一傳墨凸輪減速機構,所述傳墨凸輪減速機構包括依次連接的安裝在串墨輥2的軸端上的偏心輪6、第一齒輪7、內齒輪8,所述第一齒輪7上還設有一擋環10和銷軸11,所述擋環10通過銷軸11連接第一齒輪7,所述內齒輪8與凸輪1相連接。其可實現減速,從而更好的適于傳墨機構工作的需要,提高了印刷質量。
繼續如圖1、2所示,所述串墨輥2的表面線速度與印版滾筒5線速度相等。
繼續如圖1、2所示,所述串墨輥2與印版滾筒5的傳動比是3.466。
繼續如圖1、2所示,所述第一齒輪7的齒數小于內齒輪8的齒數。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參照圖1、2,印版滾筒5通過齒輪9帶動串墨輥2,串墨輥2旋轉帶動偏心輪6、第一齒輪7旋轉,由于浮動十字擋環10和銷軸11的約束,第一齒輪7公轉帶動內齒輪8旋轉,內齒輪8再帶動凸輪1旋轉。其實現了減速,從而提高了傳墨機構的工作效率,同時,性能也較穩定。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銓豐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昆山銓豐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280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