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懸架后下擺臂結構及懸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94998.3 | 申請日: | 2015-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743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30 |
| 發明(設計)人: | 黃緯;王更勝;黃秀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7/00 | 分類號: | B60G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眾鼎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譚果林;朱業剛 |
| 地址: | 510030 廣東省廣州市越***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懸架 下擺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懸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懸架后下擺臂結構及懸架。
背景技術
現有的懸架后下擺臂結構,例如專利CN203460636?U中所記載的后下擺臂結構,其擺臂本體由上下兩塊板焊接而成,上板提供安裝螺旋彈簧的彈簧座,下板提供連接副車架和車輪支架的連接位置,下板為呈凹形的部件,下板和上板邊緣焊接,下板對應上板彈簧座的部位具有凹部,凹部的底部有穿孔,凹部的底部搭接于所述彈簧座的外表面,凹部的底部和所述彈簧座的外表面還焊接在一起,在所述彈簧座的外側和所述下板的內側之間形成腔體。
再例如,專利CN203331767?U中所提到的一種汽車后下擺臂,包括后下擺臂本體,為一沖壓成型的鈑金件且右部斷面呈U形,U形開口的兩邊分別設有翻邊;在所述后下擺臂本體的中部設有一彈簧盤;在所述后下擺臂本體的左部設有一緩沖限位板,該緩沖限位板的中部設有凸起;在所述后下擺臂本體的右端部設有襯套;一加強板與所述后下擺臂本體右部U形開口的兩翻邊固定連接,構成斷面呈“口”字形的箱形結構。
可見,現有的懸架后下擺臂結構通常都是由兩層板拼焊而成,均未能使后下擺臂結構整體形成封閉腔體結構,另由于彈簧座處只有一層或兩層板焊接,如彈簧座處同時承受彈簧應力及緩沖塊沖擊應力,則會導致強度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的懸架后下擺臂結構在其彈簧座處只有一層或兩層板焊接,從而導致該位置強度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種懸架后下擺臂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提供一種懸架后下擺臂結構,包括擺臂主體下板、加強上板及彈簧座板,所述擺臂主體下板形成為船型結構,所述擺臂主體下板包括底板及沿所述底板的外邊緣向上突出的側板,所述加強上板形成為碗型結構,所述加強上板包括連接部及沿所述連接部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的碗狀部,所述連接部的外邊緣與所述擺臂主體下板的側板的外邊緣焊接,所述碗狀部的底部下表面焊接在所述擺臂主體下板的底板的中部,所述彈簧座板形成為帽型結構,所述彈簧座板包括帽體及沿所述帽體的下側邊緣徑向向外延伸的帽沿,所述帽沿焊接在所述碗狀部的底部上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擺臂主體下板的底板的中部開設有減重孔,所述碗狀部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減重孔對齊的漏水孔。
進一步地,所述漏水孔的邊緣與所述減重孔的邊緣對齊焊接,所述帽沿與所述漏水孔的邊緣對齊焊接。
進一步地,所述擺臂主體下板的一端設置有襯套套管,另一端設置有后軸節連接開口,所述襯套套管中壓裝有后下擺臂襯套。
進一步地,所述帽體的頂部形成為緩沖塊限位面,所述緩沖塊限位面相對所述帽沿傾斜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擺臂主體下板形成有穩定桿拉桿連接面,所述加強上板對應的位置上開設有穩定桿拉桿避讓孔。
進一步地,所述碗狀部在圓周方向上360度連續延伸。
進一步地,所述擺臂主體下板與所述加強上板形成封閉盒狀結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后下擺臂結構,上加強板的連接部的外邊緣與擺臂主體下板的側板的外邊緣焊接,上加強板的碗狀部的底部下表面焊接在擺臂主體下板的底板的中部,彈簧座板的帽沿焊接在碗狀部的底部上表面,在彈簧與緩沖塊受力集中部位形成三層板整體承載,有利于載荷的有效傳遞和局部強度的提高。并且,在保證穩定桿拉桿裝配和運動空間的基礎上,后下擺臂結構整體形成封閉盒狀結構,能夠提高后下擺臂結構的強度和承載能力。
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懸架,其包括上述的后下擺臂結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懸架后下擺臂結構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懸架后下擺臂結構的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懸架后下擺臂結構的俯視圖;
圖4是沿圖2中A-A方向的剖視圖;
圖5是沿圖2中B-B方向的剖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懸架的結構示意圖。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如下:
10、后橫向穩定桿;20、后下擺臂結構;30、后穩定桿拉桿;40、后減振彈簧;50、后緩沖塊;60、后減振器;70、后軸節;1、擺臂主體下板;11、減重孔;12、穩定桿拉桿連接面;13、底板;14、側板;2、加強上板;21、連接部;22、碗狀部;221、漏水孔;23、穩定桿拉桿避讓孔;3、彈簧座板;31、帽體;311、緩沖塊限位面;32、帽沿;4、襯套套管;5、后軸節連接開口;6、后下擺臂襯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9499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復合材料板彈簧與金屬夾板的連接裝置
- 下一篇:一種自動脫銷的牽引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