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自一體的同期合閘電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90534.8 | 申請日: | 2015-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494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孫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國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40 | 分類號: | H02J3/40;H02J3/46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體 同期 合閘 電氣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力系統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手自一體的同期合閘電氣結構。
背景技術
發電機并網是電力系統中經常進行的一項重大操作。目前在電廠中,大多使用自動準同期裝置來代替原有的手動同期合閘的方式,然而,當自動準同期裝置出現故障時,便無法工作,此時,仍然需要采用原來的手動方式。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自一體的同期合閘電氣結構,具有手動和自動同期合閘的功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手自一體的同期合閘電氣結構,包括系統側變壓單元、待并側變壓單元以及合閘單元;所述合閘單元包括自動合閘控制單元、手動合閘控制單元、切換單元以及合閘開關;所述系統側變壓單元的輸出端耦接至自動合閘控制單元和手動合閘控制單元的系統側輸入端,所述待并側變壓單元的輸出端耦接至自動合閘控制單元和手動合閘控制單元的待并側輸入端;所述自動合閘控制單元和手動合閘控制單元的電源輸入端均耦接至一直流電壓,所述自動合閘控制單元和手動合閘控制單元的輸出端通過切換單元耦接至合閘開關的電源輸入端;所述合閘開關的輸出端耦接于待并側與系統側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自動合閘控制單元包括自動準同期裝置和中間繼電器;所述系統側變壓單元的輸出端耦接至自動準同期裝置的系統側輸入端,所述待并側變壓單元的輸出端耦接至自動準同期裝置的待并側輸入端;所述自動準同期裝置的輸出端耦接于中間繼電器的線圈;所述中間繼電器的常開觸點開關的一端耦接于該直流電壓,另一端耦接于切換單元的一輸入端。
進一步的,所述手動合閘控制單元包括組合同期表以及手動開關;所述系統側變壓單元的輸出端耦接至組合同期表的系統側輸入端,所述待并側變壓單元的輸出端耦接至組合同期表的待并側輸入端;所述手動開關的一端耦接于該直流電壓,所述手動開關的另一端耦接至切換單元的另一輸入端。
進一步的,所述切換單元包括旋轉開關,所述旋轉開關具有兩個輸入端以及兩個輸出端;所述旋轉開關的兩個輸入端分別耦接至該中間繼電器的觸點開關和手動開關,所述旋轉開關的兩個輸出端均耦接至該合閘開關的電源輸入端。
進一步的,還包括同步檢查單元,所述同步檢查單元包括同步檢查繼電器,所述系統側變壓單元的輸出端耦接至同步檢查繼電器的系統側輸入端,所述待并側變壓單元的輸出端耦接至所述同步檢查繼電器的待并側輸入端;所述同步檢查繼電器的常開觸點開關耦接于旋轉開關的兩個輸出端與合閘開關的電源輸入端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系統側變壓單元包括系統側電壓互感器,所述系統側電壓互感器的初級側耦接于系統側,次級側耦接于手動合閘控制單元、自動合閘控制單元以及同步檢查單元的系統側輸入端。
進一步的,所述待并側變壓單元包括待并側電壓互感器,所述待并側電壓互感器的初級側耦接于發電機組的輸出線路,次級側耦接于手動合閘控制單元、自動合閘控制單元以及同步檢查單元的待并側輸入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通過旋轉開關可實現手動合閘與自動合閘的切換,當自動準同期裝置故障時,即可采用手動合閘的方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氣原理圖。
附圖標注:1、系統側變壓單元,2、待并側變壓單元,3、自動合閘控制單元,4、手動合閘控制單元,5、切換單元,6、同步檢查單元,7、合閘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手自一體的同期合閘電氣結構,包括系統側變壓單元1、待并側變壓單元2以及合閘單元;所述合閘單元包括自動合閘控制單元3、手動合閘控制單元4、切換單元5以及合閘開關7;所述系統側變壓單元1的輸出端耦接至自動合閘控制單元3和手動合閘控制單元4的系統側輸入端,所述待并側變壓單元2的輸出端耦接至自動合閘控制單元3和手動合閘控制單元4的待并側輸入端;所述自動合閘控制單元3和手動合閘控制單元4的電源輸入端均耦接至一直流電壓,所述自動合閘控制單元3和手動合閘控制單元4的輸出端通過切換單元5耦接至合閘開關7的電源輸入端;所述合閘開關7的輸出端耦接于待并側與系統側之間。
上述方案的具體結構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國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國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9053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攜式多功能太陽能電源
- 下一篇:自動同期并列裝置的精密測量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