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河道底泥重金屬治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974313.1 | 申請日: | 2015-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6895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奉向東;王健;趙軼;戴佰林;程坤;江幸;周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森美思環保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00 | 分類號: | C02F11/00;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河道 重金屬 治理 方法 | ||
1.一種河道底泥重金屬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受重金屬污染河道采取圍堰方式圍住后,通過攪拌設備翻動所述圍堰內河道底泥,同時向圍堰內水中加入促進重金屬溶出的活性劑;底泥與水在攪拌作用下充分混合,促進底泥中的重金屬溶入水中,沉降,上層含重金屬的水溶液通過重金屬去除設備去除重金屬離子后,返回圍堰內;所述的重金屬去除設備的重金屬吸附系統由若干根重金屬吸附柱通過連接管道串聯構成;所述的重金屬吸附柱內部具有空腔,空腔部分填充有納米多孔陶瓷復合材料顆粒;
所述的納米多孔陶瓷復合材料顆粒為納米多孔陶瓷復合材料MA01、MF01和MP01中的至少一種;
受重金屬污染河道采取圍堰方式圍住后,控制圍堰內河道水溫在28~32℃、水的pH在4.5~5.5范圍內;
所述的活性劑為檸檬酸;
當重金屬吸附柱吸附的重金屬達到飽和時,通過EDTA溶液對重金屬吸附柱進行洗脫,使重金屬吸附柱中的納米多孔陶瓷復合材料顆粒再生,同時得到含重金屬的溶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底泥重金屬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檸檬酸相對圍堰內河道底泥的加入量為0.5L:0.1~5m3,其中,檸檬酸以濃度為0.2~0.4mol/L的溶液形式加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底泥重金屬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攪拌速率為200~400rpm/min。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底泥重金屬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底泥與水在攪拌作用下充分混合的時間為2~3h。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底泥重金屬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金屬去除設備包括重金屬吸附系統、連接管道、進水口和出水口;重金屬吸附系統由若干根重金屬吸附柱通過連接管道串聯構成,重金屬吸附系統兩端的重金屬吸附柱分別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森美思環保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湖南森美思環保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7431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