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環梁構建梁柱節點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368079.8 | 申請日: | 2015-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477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30 |
| 發明(設計)人: | 孔德志;陳夢然;陳磊;葉晟;張銘;陳建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E04B1/58;E04B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構建 梁柱 節點 施工 方法 | ||
1.利用環梁構建梁柱節點的施工方法,步驟如下:
一、施工形成逆作法的鋼管混凝土柱,沿所述鋼管混凝土柱的軸線向下挖土至設計要求的標高處,施工混凝土墊層并于其上搭設排架,圍繞所述鋼管混凝土柱在所述排架上固定環梁底模;
二、依托所述環梁底模沿徑向架設若干U形箍筋一、環梁底筋及框架梁下皮鋼筋,所述環梁底筋套設于所述U形箍筋一內并固定于所述U形箍筋一的底部,所述框架梁下皮鋼筋的端部則固定在所述環梁底筋上;
三、沿所述鋼管混凝土柱的軸線縱向架設若干環梁腰筋并固定于所述U形箍筋一上,沿所述軸線縱向架設若干框架梁腰部鋼筋且其端部固定于所述環梁腰筋上;
四、架設環梁面筋及U形箍筋二,所述U形箍筋一和所述U形箍筋二能夠對拼搭接形成閉合的第一環形箍筋并圍合固定在所述環梁底筋、環梁腰筋及環梁面筋的外側,架設若干框架梁上皮鋼筋和第二環形箍筋,使所述第二環形箍筋圍合在所述框架梁下皮鋼筋、框架梁腰部鋼筋及框架梁上皮鋼筋的外側并固定;
五、在所述第一環形箍筋外側安裝固定側模板,并在所述側模板和所述環梁底模構成的模板體系內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所述側模板及所述環梁底模完成梁柱節點結構的施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還包括,在所述環梁底模上預先開設若干通孔,所述鋼管混凝土柱的豎向插筋能夠貫穿所述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所述環梁底模固定后,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在所述鋼管混凝土柱四周增補若干栓釘。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若干所述環梁底筋同心且等間距排列,且所述環梁底筋的中心與所述鋼管混凝土柱的軸線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所述框架梁下皮鋼筋的端部至少與兩根所述環梁底筋綁扎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所述環梁腰筋包括內層環梁腰筋及外層環梁腰筋,所述內層環梁腰筋沿縱向等間距布設于靠近所述軸線的一側,所述外層環梁腰筋沿縱向等間距布設于遠離所述軸線的一側,相對應的所述內層環梁腰筋和所述外層環梁腰筋通過連接鋼筋穩固連接,所述連接鋼筋兩端的彎鉤分別套設在所述內層環梁腰筋及所述外層環梁腰筋上并綁扎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所述第一環形箍筋包括設置于所述環梁底筋、環梁腰筋及環梁面筋外側的外環形箍筋,及設置于其內側的內環形箍筋,且相應的所述外環形箍筋和所述內環形箍筋固接為一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所述U形箍筋一和所述U形箍筋二相互搭接的長度大于等于10d,其中,d表示所述U形箍筋一和所述U形箍筋二的直徑。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根所述第一環形箍筋沿圓周方向的最大間距D1為100mm~150mm,相鄰兩根所述環梁腰筋的豎向間距D2為300mm~500mm。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下皮鋼筋、框架梁腰部鋼筋及框架梁上皮鋼筋的靠近所述鋼管混凝土柱的端部均具有一直角彎折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36807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挖掘機用擺桿
- 下一篇:高位獨立基礎的自鎖式二次灌漿模板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