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密閉微藻培養系統補排氣及微藻收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140793.1 | 申請日: | 2015-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894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2 |
| 發明(設計)人: | 馮磊;李潤東;王偉云;王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M1/00 | 分類號: | C12M1/00;C12R1/89 |
| 代理公司: | 沈陽維特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李緒巖 |
| 地址: | 110136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密閉 培養 系統 排氣 收集 裝置 | ||
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密閉微藻培養系統補排氣及微藻收集裝置,尤其是一種通過微藻,將污水中有機質在密閉微藻培養系統中,在光合作用的條件下,完成有機質降解及微藻培養物,產出的藻類作為生物質能再次利用,整個過程可實現沼氣及熱解氣資源化利用,屬于環境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有機化工廠和有機助劑廠在石油化工企業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其產品主要是化學試劑、化工中間產品,或者生產合成材料的單體,在石油化工產品鏈上不可或缺。這類高濃度有機化工污水水質復雜,污染物種類多,污水的COD含量高(多數可達幾千至十幾萬),pH值變化大,而且間歇排放,水質變化大,難以直接采用單獨的物化或者生化技術處理,石化企業一直將這種高濃度有機化工污水混入煉油污水中一并處理或以集中外運的方式進行處理。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既能處理有機化工污水又能培養微藻的密閉微藻培養系統補排氣及微藻收集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密閉微藻培養系統補排氣及微藻收集裝置,包括密閉微藻培養系統、第一循環泵、微藻一級收集器、微藻二級收集器、第二循環泵、閥門、排氣口、進料閥、出料閥和微藻分離器。密閉微藻培養系統為透明塑料構成的封閉管路。進料閥設置在密閉微藻培養系統的前端,密閉微藻培養系統的末端依次連接第一循環泵、出料閥、微藻分離器和微藻一級收集器。微藻分離器為雙管路機構,其管路一連接下面的微藻一級收集器,管路二同排氣口連接。微藻一級收集器的下端比上端粗大,其下端與微藻二級收集器連接。微藻一級收集器的上端通過第二循環泵和閥門與密閉微藻培養系統連接。
本發明結構簡單,易于實現,整過程實現污水凈化處理,又促進水體生態系統中硅藻的繁殖和生長,形成新的生物質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密閉微藻培養系統補排氣及微藻收集裝置,包括密閉微藻培養系統1、第一循環泵2、微藻一級收集器3、微藻二級收集器4、第二循環泵5、閥門6、排氣口7、進料閥8、出料閥9和微藻分離器10。密閉微藻培養系統1為透明塑料構成的封閉管路,透明塑料具有一定的柔軟度,便于微藻及有機質和二氧化碳的混合,在光照的作用下完成光合作用,吸收通過密閉微藻培養系統的污水中的有機質及二氧化碳氣體,完成藻類生長。進料閥8設置在密閉微藻培養系統1的前端,密閉微藻培養系統1的末端依次連接第一循環泵2、出料閥9、微藻分離器10和微藻一級收集器3。微藻分離器10為雙管路機構,其管路一連接下面的微藻一級收集器3,管路二同排氣口7連接,目的是排除微藻在培養過程中產出的吸附在微藻表面的氧氣。微藻一級收集器3的下端比上端粗大,其下端與微藻二級收集器4連接,目的是實現微藻在下面呈現富集作用,高濃度的微藻處于微藻一級收集器3下部,富集后的微藻進入微藻二級收集器4進行二次富集,便于收獲高濃度微藻。微藻一級收集器3的上端通過第二循環泵5和閥門6與密閉微藻培養系統1連接。微藻一級收集器3上端濃度較低的微藻作為微藻“種子”通過開啟閥門6,在第二循環泵5的幫助下重新流回密閉微藻培養系統1內,開始新一輪的密閉納米生物膜內微藻污水培養。
各部件功能:
1、密閉微藻培養系統:以透明塑料為外體,污水及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其內部構成的密閉微藻培養系統,透明塑料具有一定的柔軟度,便于微藻及有機質和二氧化碳的混合。
2、第一循環泵:控制當藻類生長成熟,數量較多時,讓培養好的藻液流入微藻分離器的閥門。
3、微藻一級收集器:微藻一級收集器呈現下體粗,上體直筒設計,目的是實現微藻在下面呈現富集作用,高濃度的微藻存在微藻一級收集器下部。
4、微藻二級收集器:微藻最終的收集裝置,通過兩次富集,獲得高濃度微藻。
5、第二循環泵:將微藻一級收集器上部的濃度較低的微藻作為微藻“種子”泵入回密閉微藻培養系統內。
6、閥門:控制微藻一級收集器上部的濃度較低的微藻作為微藻“種子”在第二循環泵的幫助下重新流回密閉微藻培養系統內。
7、排氣口:排除微藻在培養過程中產出的吸附在微藻表面的氧氣的裝置。
8、進料閥:污水及二氧化碳的進料閥門。
9、出料閥:培養好的微藻及剩余的氣體、液體排除閥門。
10、微藻分離器:微藻分離器為雙管路機構,其管路一同下面的微藻一級收集器連接,管路二同排氣口連接。
工作流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未經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1407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菌苔取樣工具
- 下一篇:一種細胞定位單元、陣列、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