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合動力一體化驅動橋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069404.0 | 申請日: | 2015-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237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敏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0B35/12 | 分類號: | B60B35/12;B60K17/1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京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曉琴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動力 一體化 驅動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化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混合動力一體化驅動橋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驅動橋是汽車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基本的功用是通過減速器增大由傳動軸或直接由變速器傳來的轉矩,再通過差速器將轉矩分配給左右驅動車輪,并使左右驅動車輪具有汽車行駛運動所要求的差速功能。同時,驅動橋還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車架或承載車身之間的鉛垂力、縱向力,橫向力及其力矩。
但是,目前沒有能實現針對混合動力的驅動橋一體化設計,即能將傳統的驅動橋的差速、減速的驅動功能與電機驅動功能相結合,實現動力驅動、差速、半軸傳動一體化。從而符合混合動力汽車輕量化、節能、高效等要求。
現有的驅動橋都是只起到傳動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傳動的功能。如果應用于混合動力或純電動汽車,電機驅動需要單獨設計,并通過減速器的圓錐齒輪端輸入。這樣傳動時機械損失大,部件多,并且還要設計減速器,對電機功率要求高,車身難以減重降耗。同時電機功率通過機械傳動消耗較大,如果設置輪邊驅動電機,技術上差速控制問題還是難以解決。
其中,對于術語的解釋如下:
1、差速器:車輛轉向等狀態時,左右輪需要滿足一定關系的不同轉速才能實現車輛對應的行駛功能,這種情況稱為差速。差速器就是利用齒輪機構實現這種功能的部件。
2、一體化驅動橋:本設計中將驅動電機和減速器、差速器、左右驅動半軸相結合,實現傳統動力減速、傳統動力或電機動力差速、驅動的整體驅動橋結構,稱為一體化驅動橋。
3、混合動力:傳統的內燃機驅動車輪、以電機利用電能驅動車輪的兩種動力模式在車輛驅動結構中同時存在,兩種驅動力可單一驅動或同時驅動。這種車輛的動力結構稱為混合動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混合動力一體化驅動橋結構,解決混合動力驅動傳動、節能發電與驅動在車輛的驅動橋結構中的一體化。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混合動力一體化驅動橋結構,包括驅動橋的殼體,該驅動橋的殼體內側嵌入有定子線圈,且該驅動橋的殼體恰能容納一減速器、一差速器、一軸向單向離合器、左半軸以及右半軸;所述左半軸、右半軸上均設置有軸承;所述左半軸的一端露出驅動橋的殼體,左半軸的另一端與差速器的從動齒輪一花鍵聯接;所述右半軸的一端露出驅動橋的殼體,右半軸的另一端與差速器的從動齒輪二花鍵聯接;所述減速器的輸入軸貫穿驅動橋的殼體,并設置軸承;減速器主動齒輪與輸入軸固聯,并與減速器從動齒輪相嚙合;減速器的從動齒輪通過軸承空套在所述驅動橋的殼體內端,并且與軸向單向離合器的從動齒輪盤的一端固定聯接;從動齒輪盤另一端作為軸向單向離合器的主動件,通過軸向單向離合器與差速器的殼體相關聯。
進一步地,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的殼體、差速器中間軸、線圈轉子、定子線圈、差速器的兩主動齒輪、差速器的從動齒輪一以及差速器的從動齒輪二;所述差速器的殼體外表面嵌繞著電機轉子永磁繞組,所述差速器的殼體一端作為軸向單向離合器的從動部分,通過軸向單向離合器與軸向單向離合器的從動齒輪盤相關聯,另一端通過軸承空套在驅動橋的殼體內端;所述差速器中間軸、差速器的兩主動齒輪、差速器的從動齒輪一以及差速器的從動齒輪二均設置于差速器的殼體內部;差速器中間軸貫穿差速器的殼體,差速器的兩主動齒輪設置于所述差速器中間軸的上下兩軸,所述差速器的從動齒輪一和差速器的從動齒輪二分別設置于差速器軸的左右兩側,且與所述差速器的兩主動齒輪相嚙合;所述線圈轉子嵌套在差速器的殼體外側,定子線圈嵌套在驅動橋殼體內側,且定子線圈的位置與線圈轉子相對應。
進一步地,所述軸向單向離合器由所述從動齒輪盤、離合器滾柱、單向楔形槽、以及回位彈簧構成;軸向單向離合器的主動件為從動齒輪盤,軸向單向離合器的從動件為差速器殼體;所述單向楔形槽分布于差速器殼體上,所述差速器殼體套設于從動齒輪盤內,且離合器滾柱設置于差速器殼體和從動齒輪盤之間,單向傳動的作用是,當主動件的轉速大于從動件轉速時,軸向單向離合器鎖死,實現正向傳動;當主動件的轉速小等于于從動件轉速時,軸向單向離合器松脫,不實現倒向傳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工程學院;,未經福建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694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充氣輪胎
- 下一篇:一種草雕造型藝術工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