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結晶L?乳酸鈣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012101.5 | 申請日: | 2015-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2975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永莉;欒清華;郝紅勛;鮑穎;王靜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59/08 | 分類號: | C07C59/08;C07C51/43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12201 | 代理人: | 王麗 |
| 地址: | 300072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晶 乳酸鈣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結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L-乳酸鈣晶體的結晶制備方法,通過本發(fā)明的方法可以得到粒度分布均勻的針狀L-乳酸鈣晶體。
背景技術
L-乳酸鈣(calcium-L-lactate)為L-乳酸的鈣鹽,化學名為2-羥基丙酸鈣,分子式為C6H10O6.Ca,分子量為218.22,其化學結構式如下所示:
L-乳酸鈣是一種白色粉末狀或顆粒狀物質,易溶于水,在醫(yī)藥、食品、飲料、飼料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L-乳酸鈣是補充鈣質的良好藥劑和鈣強化劑,具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維持神經及肌肉的正常興奮性、輔助預防及治療各種過敏性疾病、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體力等作用。L-乳酸鈣在水中的溶解度高,生物利用度高,可直接被吸收代謝而對人體無害。L-乳酸鈣作為飼料添加劑應用十分廣泛,可用于水產養(yǎng)殖以及雞、豬、牛等動物飼料。
目前國內生產L-乳酸鈣的方法主要為發(fā)酵法,即以淀粉為原料經發(fā)酵、結晶提純得到L-乳酸鈣晶體,產品最終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結晶過程。當前L-乳酸鈣的結晶生產工藝主要是將發(fā)酵液放在結晶槽內自然靜置結晶,即將濃縮后的發(fā)酵液放在槽中冷卻靜置56小時以上,得到聚結的粒度分布極不均勻的塊狀產品。產品要經過人工轉移,洗滌,破碎,再次過濾,洗滌,干燥和粉碎。不僅效率低、費時費力,且收率低,產品粒度分布不均、色澤偏黃、有異味。
文獻報道了L-乳酸鈣生產工藝的相關專利。CN102205184A中報道的一種轉轂輪式乳酸鈣結晶生產工藝,發(fā)酵液暴露于空氣中容易滋生細菌;CN1680256A中報道超臨界流體二氧化碳萃取生產精制乳酸鈣,此工藝需要25-30兆帕的壓力,生產成本高,不利于工業(yè)化大規(guī)模生產使用;CN1978043A報道了噴霧干燥生產顆粒乳酸鈣工藝,這種方法易造成粉塵污染,存在晶體結晶度低等問題,且不適合直接對發(fā)酵液進行分離提純,發(fā)酵液中會有很多可溶性雜質存在于產品中。
發(fā)明內容
針對以上問題,本發(fā)明以L-乳酸鈣發(fā)酵液為原料,提供了一種L-乳酸鈣的溶析-冷卻結晶制備方法,該方法可以機械化生產、生產周期短、收率高;結晶產品白色無異味,晶習為針狀結晶(如圖1,圖2所示),晶體粒度較大而分布均勻,干燥減量為19.4%~25.2%,為L-乳酸鈣的三水合物或五水合物(如圖3所示)。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結晶L-乳酸鈣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向濃度為0.147g/mL~0.405g/mL的L-乳酸鈣發(fā)酵液中加入活性碳,連續(xù)攪拌進行脫色除臭;過濾后濾液移入的結晶器中,調pH至6~8;在40~60℃恒定溫度下加入不良溶劑進行溶析結晶過程,溶析終點時添加不良溶劑的體積量為發(fā)酵液體積的2~8倍;然后進行冷卻結晶過程,降溫至5~20℃后進行過濾分離,用洗滌溶劑進行洗滌,干燥后得到L-乳酸鈣。
所述的溶析結晶過程加入的不良溶劑選自甲醇、乙醇、異丙醇、正丁醇或丙酮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所述的溶析結晶過程中不良溶劑的加入速率為其體積的10%~90%/hr。
所述的冷卻結晶過程中,降溫速率為5~10℃/hr。
所述的洗滌溶劑選自甲醇、乙醇、異丙醇、正丁醇、丙酮或水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所述的干燥條件:溫度30~45℃,絕對壓力0.008~0.1MPa,干燥時間3~4小時。
在較高溫度下,結晶使用的不良溶劑有一定揮發(fā)性,可以在結晶器頂部連接冷凝回流管,防止在較高溫度下溶劑的揮發(fā)散失。
L-乳酸鈣結晶L-乳酸鈣為針狀結晶。
本發(fā)明方法將溶析結晶與冷卻結晶進行耦合,首先采用溶析的方式誘導晶體成核和初步生長,由于溶析過程在較高溫度下進行,可以有效的促進晶體的成核和生長,從而得到粒度較大而且均勻,晶習完整的晶體;隨后采用冷卻方式,進一步推動晶體生長,提高收率。僅采用其中一種結晶方式都存在不足。申請人對發(fā)酵液進行單一的冷卻結晶實驗,由于發(fā)酵液粘度較大影響晶體成核,導致介穩(wěn)區(qū)很寬,即使降溫速率很慢,也很容易導致大量毛發(fā)狀晶體爆發(fā)成核,毛發(fā)狀晶體相互纏繞最終容易導致溶液失去流動性,易包藏雜質,無法繼續(xù)進行機械化生產,給后續(xù)操作帶來麻煩。申請人還采用多種不良溶劑進行溶析結晶的實驗。在較高溫度下進行溶析結晶實驗時,由于L-乳酸鈣在溶劑中的溶解度仍然較高,導致結晶收率偏低,結晶結束摩爾收率65~73%;而在較低溫度下進行溶析結晶實驗,不利于晶體的生長,導致晶體粒度偏小,產品主粒度在9.95μm左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121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組合式海洋絞車
- 下一篇:抗粘PVC擠出片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