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圓筒形智能充電樁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792641.0 | 申請日: | 2014-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249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曉民;陳強;杜巖平;蔣曉光;湯啟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wǎng)公司;國網(wǎng)北京市電力公司;北京華商三優(yōu)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張永明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圓筒 智能 充電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圓筒形智能充電樁。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環(huán)境的變化和節(jié)能減排的呼聲越來越高,綠色能源的開發(fā)成了當今社會的發(fā)展主題,電動汽車作為清潔、低碳型綠色車輛,受到世界各國的極大關注。
目前電動汽車主要采用動力蓄電池作為主要電源。現(xiàn)有的動力蓄電池容量有限,市場上使用的電動汽車一次充電后的續(xù)駛里程一般為100km至300km,然后需要更換新充滿電池進行補給。隨著人們對快速充電的迫切要求,大功率直流充電及裝機量快速增長,目前的大功率直流充電設備存在以下幾個問題:設置在戶外,防雨措施較差;體積龐大,占地很多,限制了它的使用;外觀設計無特色,甚至影響環(huán)境觀感;成本偏高,造成資源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保護和維修更換內部電器零件的圓筒形智能充電樁。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圓筒形智能充電樁,包括:頂蓋部,設置有人機交互界面;機身部,呈圓筒狀并具有容納電器零件的腔體,頂蓋部可拆卸地與機身部的上端相連接;底座部,機身部設置于底座部上;操控門,可轉動地設置于機身部上。
進一步地,機身部呈圓筒狀。
進一步地,頂蓋部具有環(huán)形側壁和連接于環(huán)形側壁頂部的頂蓋,環(huán)形側壁與機身部相連接,頂蓋傾斜于水平方向設置。
進一步地,操控門包括前門,可轉動地設置于機身部的前方。
進一步地,圓筒形智能充電樁具有充電槍口,充電槍口設置于機身部內并位于前門相對應的位置。
進一步地,操控門還包括后門,可轉動地設置于機身部的后方。
進一步地,人機交互界面包括指示燈、顯示屏、觸摸按鍵和射頻讀卡器。
進一步地,前門通過彈簧鉸鏈繞前門的門軸與機身部可轉動地相連接。
進一步地,圓筒形智能充電樁具有電磁鎖,以控制前門打開或者閉合鎖止。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圓筒形智能充電樁。圓筒形智能充電樁包括頂蓋部、機身部、底座部和操控門。其中,頂蓋部設置有人機交互界面。機身部呈圓筒狀并具有容納電器零件的腔體,頂蓋部可拆卸地與頂蓋部的上端相連接。機身部設置于底座部上。操控門可轉動地設置于機身部上。由于在機身部上設置有操控門,可以打開和閉合機身部,對于機身部內部腔體中的電器零件起到防止雨水和便于維修更換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的圓筒形智能充電樁能夠達到保護內部電器零件的效果。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圓筒形智能充電樁的主視圖;以及
圖2示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圓筒形智能充電樁的后視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頂蓋部;?
11、環(huán)形側壁;?
20、機身部;?
30、底座部;?
40、操控門;?
41、前門;
42、后門。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圓筒形智能充電樁。
具體地,圓筒形智能充電樁包括頂蓋部10、機身部20、底座部30和操控門40。頂蓋部10設置有人機交互界面,機身部20呈圓筒狀并具有容納電器零件的腔體,頂蓋部10可拆卸地與機身部20的上端相連接。機身部20設置于底座部30上,操控門40可轉動地設置于機身部20上。
由于在機身部20上設置有操控門40,可以打開和閉合機身部20,對于機身部20內部腔體中的電器零件起到防止雨水和便于維修更換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的圓筒形智能充電樁能夠達到保護內部電器零件的效果。
如圖1所示,機身部20呈圓筒狀。結構簡單,保證了空間同時占地面積不大,便于布置。
進一步地,頂蓋部10具有環(huán)形側壁11和連接于環(huán)形側壁11頂部的頂蓋,環(huán)形側壁11與機身部20相連接,頂蓋傾斜于水平方向設置。外觀整體采用帶斜面的圓柱體,斜面尖端有倒平面以改善外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wǎng)公司;國網(wǎng)北京市電力公司;北京華商三優(yōu)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國家電網(wǎng)公司;國網(wǎng)北京市電力公司;北京華商三優(yōu)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926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分體式儲能設備及電流轉換裝置及儲能裝置
- 下一篇:一種UPS電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