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含重金屬固態無機氰化物危險廢物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74069.0 | 申請日: | 2014-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482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1 |
| 發明(設計)人: | 覃楠鈞;趙侶璇;張立宏;宋紅軍;曾廣慶;宋曉薇;張俊;劉東風;施耀華;劉凱;何新輝;張彩添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廣西神州立方環境資源有限責任公司;中節能清潔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B3/00 | 分類號: | B09B3/00;B09B5/00;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公平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翁建華 |
| 地址: | 530022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金屬 固態 無機 氰化物 危險廢物 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危險廢物處理系統,特別是一種含重金屬固態無機氰化物危險廢物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固態無機氰化物來源、成分復雜,其主要來源于:金屬制品業的電解除油、表面硬化化學工藝中產生的含氰固態或半固態廢物;電鍍業和電子零件制造業中電鍍工藝、鍍層剝除工藝中產生的含氰固態或半固態廢物;金礦開采與篩選過程中產生的含氰固態或半固態廢物;首飾加工的化學拋光工藝產生的含氰固態或半固態廢物;其他生產、實驗、化驗分析過程中產生的含氰固態或半固態廢物。固態無機氰化物是劇毒物質,氰化物可在生物體內產生氰化氫,使細胞呼吸受到麻痹引起窒息死亡,對動植物都有很強的毒害作用。且從固態無機氰化物的來源可知,其成分較為復雜,往往含有鉻、鎘、鎳、銅、鋅、金、銀等重金屬離子,這些重金屬污染物會引起人的頭痛、頭暈、失眠、健忘、神經錯亂、關節疼痛、結石、癌癥等疾病,因此,含重金屬的固態無機氰化物若不能得到合理的處理處置,將對周邊環境和人體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常用的固態無機氰化物危險廢物的處置方法為深掩埋法,即將固態無機氰化物經固化處理后進行安全填埋,此方法可以實現固態無機氰化物的最終處置,但該方法不僅占用土地,而且安全性差,如果處理不當易造成二次污染。
常用的固態無機氰化物危險廢物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三種,分別為:焚燒法、加壓水解法、化學分解法。焚燒法即通過高溫焚燒,使固態無機氰化物變成無毒產物,該方法處理效果好,但由于焚燒設備的投資較大并非所有企業都有能力配備;加壓水解法即將固態無機氰化物用水進行沖洗浸泡后,通過加溫加壓,使含氰廢水分解成無毒或微毒化合物,該方法需要高溫高壓條件,運行費用較高;化學分解法即將固態無機氰化物用水進行沖洗浸泡,再添加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鈣使含氰廢水氧化成無毒化合物,該方法處理過程緩慢,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同時,焚燒法、加壓水解法、化學分解法處理工藝往往僅單獨針對固態無機氰化物危險廢物中的氰化物進行處理,并沒有去除其中所含的重金屬污染物,處理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一種能夠同時去除氰化物和重金屬污染物、操作簡單、運行成本低、處理效果好的固態無機氰化物危險廢物處理系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破氰反應完全,達到解毒效果,有效去除重金屬污染物,操作簡單,減輕后續處理設施的壓力,降低成本的含重金屬固態無機氰化物危險廢物處理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含重金屬固態無機氰化物危險廢物處理系統,破碎機的出料口連通含氰廢物溶解槽,含氰廢物溶解槽、破氰反應槽、破氰觀察槽、板框壓濾機、緩沖集水槽、重金屬反應槽、高效過濾器、集水池依次經管道連通;廢氣洗滌循環系統經管道分別連接含氰廢物溶解槽、破氰反應槽和破氰觀察槽;含氰廢物溶解槽與破氰反應槽之間的管道上有一號提升泵,在破氰反應槽與破氰觀察槽之間的管道上有二號提升泵,在緩沖集水槽與重金屬反應槽之間的管道上有三號提升泵,在重金屬反應槽與高效過濾器之間的管道上有四號提升泵,在破氰反應槽與破氰觀察槽之間的管道上有回流泵,在集水池末端有廢液外排泵,廢液外排泵與破氰反應槽間有管道連接。
在破氰反應槽上設有第一加藥裝置,在重金屬反應槽上設有第二加藥裝置。
在含氰廢物溶解槽、破氰反應槽、重金屬反應槽中分別設置有攪拌裝置。
本實用新型能有效處理固態無機氰化物及其所含有的重金屬污染物,防止含重金屬固態無機氰化物危險廢物因隨意堆放可能帶來的危害,同時操作簡單、可減輕后續處理設施的壓力,降低處理處置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含重金屬固態無機氰化物危險廢物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破碎機,2:含氰廢物溶解槽,3:破氰反應槽,4:破氰觀察槽,5:板框壓濾機,6:緩沖集水槽,7:重金屬反應槽,8:高效過濾器,9:集水池,10:廢氣洗滌循環系統,11:一號提升泵,12:二號提升泵,13:回流泵,14:三號提升泵,15:四號提升泵,16:第一加藥裝置,17:第二加藥裝置,19:廢液外排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廣西神州立方環境資源有限責任公司;中節能清潔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廣西神州立方環境資源有限責任公司;中節能清潔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740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