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倉柵門的鎖付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12254.7 | 申請日: | 2014-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635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堃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常春專用車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C3/04 | 分類號: | E05C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205 福建省福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柵門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倉柵門的鎖付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倉柵式半掛車的側開式的倉柵門豎直向上方向的限位是靠倉柵的自重,這種限位很不穩定,車輛行駛時倉柵門容易向上跳動,造成倉柵門鎖緊裝置失靈,倉柵門自動打開,給貨物安全和行駛安全帶來很大隱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用的倉柵門的鎖付結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的:
一種倉柵門的鎖付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倉柵門1、左車框2、右車框3,所述左車框2、右車框3分別設于車底盤的左右兩側;所述倉柵門1的右端通過活頁連接于右車框3的尾端,倉柵門1以右車框3為支點可轉動;所述倉柵門1的左側設有轉動塊4,所述轉動塊4上連接有“L”形手柄5,所述“L”形手柄5包括轉動桿51和活動桿52,所述活動桿52的頂端與轉動桿51的左端相連接;所述“L”形手柄5的轉動桿51的右端穿過轉動塊4連接有螺母8,且“L”形手柄5相對于轉動塊4可轉動,同時“L”形手柄5的轉動桿51相對于轉動塊4可左右移動;所述“L”形手柄5的活動桿52上設有限位塊6,所述限位塊6位于活動桿52的內側;所述左車框2的尾端連接有鎖勾7;當所述“L”形手柄5的轉動桿51連接于鎖勾7時,所述限位塊6位于鎖勾7的下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增加鎖付的穩定性,給貨物安全和行駛安全帶來更好的保證。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
圖2本實用新型結構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倉柵門的鎖付結構,包括倉柵門1、左車框2、右車框3,左車框2、右車框3分別設于車底盤的左右兩側;倉柵門1的右端通過活頁連接于右車框3的尾端,倉柵門1以右車框3為支點可轉動;倉柵門1的左側設有轉動塊4,轉動塊4上連接有“L”形手柄5,“L”形手柄5包括轉動桿51和活動桿52,活動桿52的頂端與轉動桿51的左端相連接;“L”形手柄5的轉動桿51的右端穿過轉動塊4連接有螺母8,且“L”形手柄5相對于轉動塊4可轉動,同時“L”形手柄5的轉動桿51相對于轉動塊4可左右移動;“L”形手柄5的活動桿52上設有限位塊6,限位塊6位于活動桿52的內側;左車框2的尾端連接有鎖勾7;當?“L”形手柄5的轉動桿51連接于鎖勾7時,限位塊6位于鎖勾7的下方,當“L”形手柄5的活動桿52向上轉動180度,向右移動轉動桿51,從而使“L”形手柄5脫離鎖勾7,從而使倉柵門1以右車框3為支點轉動,打開倉柵門1;當需要鎖付時,“L”形手柄5的活動桿52向左移動,然后活動桿52向下轉動180度,轉動桿51連接于鎖勾7,實現倉柵門1的鎖緊。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L”形手柄5上增加限位塊6,當車輛行駛倉柵門1向上跳動時,鎖勾7限制限位塊6向上跳動,從而限制“L”形手柄5向上跳動,達到鎖付裝置穩定性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常春專用車制造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常春專用車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1225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