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二沉池出水堰清掃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53640.3 | 申請日: | 2014-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724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土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羅芳污水處理廠 |
| 主分類號: | B08B9/087 | 分類號: | B08B9/087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悅;齊文劍 |
| 地址: | 518003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沉池出 水堰 清掃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污泥處理系統中的清掃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二沉池出水堰清掃裝置。
背景技術
二沉池是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離,使混合液澄清、濃縮和回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夠直接影響活性污泥系統的出水水質和回流污泥濃度。
現有市場上的出水堰清掃裝置是通過簡易毛刷剛性掛載在刮泥機的行走結構上,主要清掃混凝土水平面與側平面及表面。相關裝置無過載保護裝置,一旦過載,易造成刮泥機故障,影響生產;運行阻力大,能耗高;不能清掃擋渣板與三角溢流堰之間的浮渣,影響外觀;裝置笨重、調整能力差,清掃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清洗效率高、故障率低、機構簡單的二沉池出水堰清掃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二沉池出水堰清掃裝置,裝設于刮泥機的行走臂上,包括前清掃機構、清掃輪機構及后清掃機構,所述前清掃機構包括一豎直桿及一固定于豎直桿的第一板刷,所述豎直桿的頂部固定設有一水平套管,該水平套管套設于所述行走臂前端,該水平套管與行走臂之間設有一彈性緩沖件;所述清掃輪機構通過一保險裝置與所述行走臂連接,其包括一支架及至少一個裝設于支架底部的行走輪,所述保險裝置用于提供過載保護;所述后清掃機構包括一第二板刷及一毛刷輥,所述支架的尾端固定設有一拖曳板,所述第二板刷可上下活動地連接于拖曳板的末端,所述毛刷輥可左右擺動地連接于拖曳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緩沖件及保險裝置均為一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拖曳板的末端樞接有一可上下轉動的聯軸節,所述第二板刷樞接于聯軸節的末端。
進一步地,所述拖曳板的中部設有一伸向所述出水堰內側的連接板,該連接板可左右擺動地定位于拖曳板上;所述毛刷輥的轉軸樞接于連接板的自由端。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板刷的板面上下位置分別設有一扣合件,所述扣合件由兩個相對設置的壓片組成,所述豎直桿卡持固定于該兩扣合件上。
進一步地,所述行走輪設有兩個;所述支架包括一矩形框架及固定于矩形框架的四個支腳,所述兩個行走輪一前一后地裝設于四個支腳上。
進一步地,所述行走輪采用防水軸承裝設于支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行走輪為尼龍輪。
進一步地,所述豎直桿的底部掛設有第一配重件,所述行走輪的轉軸上掛設有第二配重件。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前清掃機構、清掃輪機構及后清掃機構,可對出水堰的前壁、頂壁及內壁進行徹底清掃;通過設置在前清掃機構和刮泥機之間的彈性緩沖件,可確保所述第一板刷時刻緊貼前壁,從而提高清洗效果;通過設置保險裝置,可在出現過載現象的情況下,使刮泥機與清掃輪機構相互分離,從而減少機器故障;通過設置可左右擺動的毛刷輥,可調節其與出水堰內壁的角度,從而達到最佳的清洗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二沉池出水堰清掃裝置的總裝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二沉池出水堰清掃裝置另一角度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二沉池出水堰清掃裝置的側視圖(沿著出水堰的徑向)。
其中:1、前清掃機構;11、豎直桿;111、水平套管;112、拉簧;113、第一配重件;12、第一板刷;121、壓片;2、清掃輪機構;21、支架;211、矩形框架;212、支腳;22、行走輪;221、第二配重件;23、保護彈簧;3、后清掃機構;31、第二板刷;32、毛刷輥;33、拖曳板;34、聯軸節;35、連接板;80、行走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羅芳污水處理廠;,未經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羅芳污水處理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5364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